9月29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表彰云发布活动在京举行。活动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唱响新时代颂歌”为主题,发布了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和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其中,陕西23人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5个集体获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她们
白衣作甲、逆行出征
舍生忘死、挽救生命
她们
是抗疫期间英勇奋战在
各行各业的半边天
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陈瑶的抗疫故事~
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白衣战士
3年”非典”时,年仅21岁的陈瑶主动要求到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工作,一去就是一个月,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尽管汗水浸湿了衣服,身上起了湿疹,仍然坚守岗位。也就在那个时候,她患上了慢性神经性皮炎,直到现在还经常发作,而她却笑着说:“这都是小事情,没什么的,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此生难得的经历,我不后悔!”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陈瑶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要求到武汉前线去。她说,“3年‘非典’时我在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工作,我有10年的ICU护理经验,我最适合去!”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
舍小家为大家,无怨无悔坚守到底
接到出征令后,陈瑶告别了丈夫和9岁的大儿子,放下了3岁还需要妈妈陪伴拥抱的小儿子,成为陕西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名白衣战士。
医疗队的首次任务是医院16~20舱。每人每班管理病人40余人,主要工作涵盖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在防护服、护目镜、双层口罩及双层手套的保护下,平日里简单的工作也显得不那么简单。言语间的喘息,汗湿的衣服,一片水雾的护目镜在舱内是常态,即便如此,她积极工作的热情未有丝毫减少。她知道,“医人先医心”,接班后巡视病房时,她总会准备一个记事本,逐个询问患者需要,并尽力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
新冠肺炎患者会有胸闷、咳嗽等症状,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是康复专科护理技能之一,针对患者特点,她对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指导,大家也都跟随着她的口令认真地练习,相处久了,她和患者之间产生了战友般的情谊。
使命在肩,勇往直前
作为三二〇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陈瑶深知责任重大,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及生活中关心每位同事,用自己的责任、担当、爱心、善心感染着所有人。
作为小组感控员,她时刻牢记保障队员“零感染”,进舱前督导组员防护用品穿戴,工作中注意组员的防控意识,出舱前提醒组员按规范脱卸,工作群里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每班认真完成病床单元以及办公室的消杀。她的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医护同仁的一致好评,医院陕西医疗队“护理之星”。
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
在三二〇一医院举行的援鄂抗疫英雄代表事迹报告会上,陈瑶回忆,“凌晨1时30分,我们准时从驻地出发,2点10医院,3点穿好防护服后进入舱内交接班。深夜,为了不影响病人休息,我们都会手提着小灯,悄悄地来到每个人病床前查看。遇到没有睡觉的病人,会轻声询问病情,并叮嘱早些休息。总有些睡不踏实的病人,我们也会轻轻地把被子帮他们掖好。整个夜晚每小时的一次巡视,一次都不会落下。
“有位患者为我们的战友拍下了这张照片,都说细看竟然与百年前南丁医院巡视照顾患者的画面极为神似。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白衣战士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编辑:王泽惠
初审:刘昆
终审:安婧
原标题:《抗疫全国三八红旗手
陈瑶: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