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开宝本草》,原名白花蛇,据《本草纲目》记载,此即指蕲蛇。今市场商品两种:蕲蛇为五步蛇。白花蛇为银环蛇的幼体,古代本草未见收载。
别名: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
来源:系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蝮蛇科动物五步蛇除去内脏的干燥蛇体。野生于山区森林中。
产地:主产于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台湾等地。
采收:于4~8月间捕捉,6月较多,捕后加工分“祁蛇”与“祁蛇鲞”两种,前者系将蛇腹剖开除去内脏,原条盘成盘状烘干,后者去净内脏,用竹片撑开盘成圆形,以炭烘干即可。
性状鉴别:本品成圆盘形。头部呈三角形而扁平,鼻尖端向上,口较宽大,习称“龙头虎口”,上颚有长毒牙一对。背部棕褐色,密被菱形鳞片,有纵向排列的24个方形灰白花纹习称“方胜纹”。腹部色白,鳞片较大,有24个圆珠状黑班,习称“念珠班”。尾部渐细,未端角质三角形,习称“佛指甲”腹内部黄白色。脊椎骨显著突起,两侧具多数肋骨。气微腥,味微咸。
以个大,头尾齐全,花纹斑点明显者为佳。
炮制方法:
蕲蛇:去头、鳞,切成寸段。
蕲蛇肉:去头,用黄酒润透后,除去鳞、骨,干燥。
酒蕲蛇:取蕲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干。每kg蕲蛇,用黄酒20kg。
性味:甘、咸、温。头部有毒。
归经:入肝经。
功能:散风通络,镇痉,攻毒。
主治:半身不遂,四肢拘挛,关节酸痛,疥瘌恶疮等症。
用法用量: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蕲蛇的禁忌:
1、阴虚以及血热者不宜。
2、有蕲蛇制剂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蕲蛇的功效: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1、《雷公炮炙论》:“治风。引药至于有风疾处。”
2、《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
3、《本草纲目》:“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
蕲蛇的作用:
1、蕲蛇、乌梢蛇、蜈蚣各等量。同研为细末,温黄酒调服适量。用于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
2、蕲蛇肉6克、乌梢蛇肉6克、蝮蛇肉6克、雄黄6克、生大黄15克。共研为细末,每次6克,3天服1次,开水送服。用于麻风厉毒、手足麻木、眉毛脱落、皮肤瘙痒等。
3、蕲蛇肉30克、制南星30克、生石膏60克、荆芥60克、地骨皮1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服3克,每天2至3次,茶水送服。用于头风头痛年久不愈者。
4、蕲蛇1条。焙干,研为细末,每次2.5克,每天2次,开水冲服。用于坐骨神经痛。
5、蕲蛇10克、川黄连10克、鳖甲10克、薄荷10克、朱砂10克、海马10克、天麻10克、黄柏6克、木瓜6克、连翘6克、陈皮6克、威灵仙6克、龟板12克、荆芥12克、羌活12克、独活12克、制大风子12克、防风16克、桂枝16克、白蜡16克、白附子16克、麝香0.6克。共研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次3克,每天3次,开水冲服。用于麻风。
6、蕲蛇1条、蝮蛇1条、乌梢蛇1条、苦参克、皂角克、白酒适量。先将各种蛇浸泡于白酒中7天后取出晒干,与苦参共研为细末,再将皂角切碎后用酒浸,去酒加水适量,煎水取汁,浓缩为膏状,加药末共制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0丸,每日2次,服药后一定要服少量稀饭。用于麻风。
7、蕲蛇1条。焙干,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1次1丸,每天2次,早、晚服。用于麻风。
8、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该品具走窜之性,性温通络,能内走脏腑蕲蛇,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又能通经络,凡风湿痹证无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者,常与防风、羌活、当归等配伍,如白花蛇酒(《濒湖集简方》)。
9、小儿惊风,破伤风。该品入肝,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风去则惊搐自定,为治抽搐痉挛常用药。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之抽搐痉挛,多与乌梢蛇、蜈蚣同用,如定命散(《圣济总录》)。
10、麻风,疥癣。该品能外走肌表而?风止痒,兼以毒攻毒,故风毒之邪壅于肌肤亦为常用之品。治麻风,每与大黄、蝉蜕、皂角刺等相配,如追风散(《秘传大麻风方》);治疥癣,可与荆芥、薄荷、天麻同用,如驱风膏,(《医垒元戎》)。
11、该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可治瘰疬、梅毒、恶疮。
12、用蛇蝎散(蕲蛇、全蝎、蜈蚣等份,研末)每天3g,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治愈42例,好转6例(浙江中医杂志,,6:)。
13、风湿顽痹,筋脉拘挛:配天麻、狗脊,酒浸服。
14、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配秦艽、当归、五加皮等。
15、皮癣,恶疮:配苦参、何首乌、刺蒺藜等。
蕲蛇的药理作用
蕲蛇蛇毒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在8.9毫克以下,临床死亡率为24%;把蕲蛇蛇毒作皮下注射时,在低至0.01%的浓度下即可以引起小白鼠和家兔注射部位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出血甚至发黑坏死。给家兔静脉注射粗毒2毫克/公斤体重(〈1/2LD50〉剂量时,可使血液完全不凝固。在试管内,0.1%粗毒溶液0.1毫升能使家兔血浆(0.1毫升)发生凝固。这说明蕲蛇毒有"抗凝血"与"促凝血"双重作用。
蕲蛇药酒配方
1、蕲蛇酒
处方:蕲蛇1条(酒洗,润透,去骨刺及近头3寸,只取肉)4两,羌活2两,归身2两,天麻2两,秦艽2两,五加皮2两,防风1两。
制法:上以生绢袋盛之,入金华酒坛内,悬胎安置,入糯米生酒醅五壶,浸袋,箬衣密封,安坛于大锅中,水煮1日,取起,埋阴地7日取出。
功能主治:中风伤酒,半身不遂,口目?斜,肤皮(疒?)痹,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恶疮风癞。
用法用量:每饮1-2杯。仍以滓晒干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煮酒吞下。
注意:切忌见风、近色及鱼、羊、鹅、面发风之物。
摘录:《喻选古方试验》
2、《医学心悟》卷六:蕲蛇酒
处方:蕲蛇(去头尾)1具,生地2两,黄柏1两,苦参1两,丹参1两,菊花1两,银花1两,丹皮1两,赤芍1两,当归1两,枸杞子1两,蔓荆子1两,赤茯苓1两,萆粟1两,百部1两,秦艽5钱,独活5钱,威灵仙5钱,桑枝1两5钱。
功能主治:大麻风。皮肤肿裂,瘙痒顽麻,如树皮吐汁之状,甚则眉毛剥落,鼻柱崩坏。
用法用量:上煮好生酒5-6斤,退火7日饮。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3、《医林纂要》卷十蕲蛇酒
处方:生黄耆3两,当归2两,白术1两,茯苓1两,防风5钱,羌活5钱,荆芥穗5钱,红花3钱,生甘草1两,银花2两,蝉蜕5钱,白蒺藜5钱,苦参2两,白花蛇(全具,酒浸3日,去皮骨,用肉)。
功能主治:大麻风。
用法用量:上煮酒20斤,随意饮之,以微醺为度。
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蕲蛇25克、当归15克、羌活15克、防风15克、天麻15克、秦艽15克、五加皮15克、白酒1克。用白酒浸泡诸药,隔水加热后,再密闭浸泡7天(隔日搅拌1次)后服用,每次服10至15毫升,每天2次。用于风湿关节痛,半身不遂。
蕲蛇克、羌活60克、防风30克、天麻60克、秦艽60克、五加皮60克、白酒2克。上药共研为粗末,纱布袋装之,入白酒中密闭浸泡7天后,每次服1小盅,每日3次,或酌量饮服。用于中风、症见口眼斜、半身不遂、瘫痪麻痹等。
4、五蛇酒
配料:50度高粱酒、野生蕲蛇、银环蛇、眼镜蛇、竹叶青蛇、蝮蛇、当归、枸杞、红花等中药材。
酒精度:50度
储藏:避光、阴凉、通风处密封存放
保质期:三年
服用方法:
(1)每天两次,每次25毫升,最好有个长期准备,慢慢调养,坚持服用。
(2)儿童、孕妇、酒精过敏者禁服
第一次喝完蛇酒的一半后,再加入50度以上白酒浸泡一个月后(时间越长越好)就可服用。
第二次喝完,再加入50度以上白酒浸泡一个月(时间越长越好)左右就可服用。
第三次喝完,可以再加入中药材,黄精、枸杞、当归、黄芪等用50度以上白酒浸泡一个月以上(时间越长越好)就可服用或将蛇的内脏去除,在将蛇烘干,然后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蛇粉,最后装胶囊服用
五蛇酒制作工艺:
五蛇酒是采用传统活蛇浸泡工艺和现代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具有口感香醇、色泽红亮、无蛇腥味的特点。将五种蛇单一用50度高粱酒浸泡,然后放置储藏室封存一年,开封时再加入秘方中药,当归、藏红花、枸杞等中药配制而成。
五蛇酒功效:
祛风除湿、舒经活血、通络化瘀、消肿止痛、补肾养肝。适应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四肢麻木、腰腿疼痛、半身不遂、扭伤等人群服用。
注:蕲蛇为毒蛇。头部毒腺中含有多量的出血性毒,少量神经性毒。被咬伤中毒后,内脏广泛出血,极为危险。去偷后的蕲蛇躯干含蛋白质及脂肪,尚含微量皂甙。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