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肤是一种特殊的皮肤类型,成因及机制相对较为复杂,根据近年的研究,总结为敏感性皮肤是在内外因素刺激下,皮肤屏障受损,导致感觉神经暴露增加,对刺激更加敏感,从而引发皮肤一系列免疫炎症反应的复杂过程。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国内外约有1/3以上的人患过敏性肌,各个地区女性敏感肌肤者占正常人群50%以上。敏感性皮肤临床表现多样,其分类诊断方法也不同,然而根据以下诊断,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敏感肌呢?
第一种,依据敏感性皮肤的影响因素分为四种类型:
环境型,如大气污染、季节交替、日晒、温度变化等,大约15%~20%女性对环境因素,如热量或温度骤变很敏感,对阳光不耐受,包括干性皮肤和潮红皮肤;化妆品型,如化妆品、清洁用品、消毒产品等,触发因素为面部皮肤的一些外用品,皮肤不耐受症状通常在使用化妆品后即刻或数分钟后出现,消费者很容易辨别出;内源型,遗传、年龄、性别、激素波动水平等造成的敏感;生活方式型,如刺激性饮食、酗酒,熬夜等,皮肤出现不适感。
第二种是根据敏感性皮肤产生的原因分为4种类型:
Ⅰ型:本身具有某些慢性皮肤病,这些皮肤疾病均可导致患者的皮肤敏感性增高,如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酒渣鼻、银屑病等疾病;Ⅱ型:现处于皮肤疾病的亚临床期,由于皮肤表面未见明显皮疹,临床表现轻微,往往使患者忽略自身所患有的皮肤疾病;Ⅲ型:皮肤在多年前受到晒伤、接触性皮炎等强烈的损伤史后,损伤部位已无临床症状且看似正常,但仍易被外界因素刺激而产生主观不适症状;Ⅳ型:除上述3种类型以外,皮肤表观正常,但是仍自觉皮肤敏感的个体。
如果按此种分类方法,几乎所有的皮肤疾病的患者包括一些正常的人群都可能被认定为“敏感性皮肤”。
第三种是根据敏感性皮肤的生理参数特点分为三种类型:
Ⅰ型:低屏障功能组,屏障功能降低且神经敏感性增强;Ⅱ型:炎症组,炎症组为皮肤屏障结构未受到损害但是皮肤内部产生了炎症性变化;Ⅲ型:伪健康组,具有正常的皮肤屏障功能且没有炎症变化,但神经敏感性明显增加。
还有一种是根据过去1年的皮肤反应表现和可能的原因,将敏感肌分为4类:一类是易脸红,与血管反应性相关;二类是皮肤反应与环境因素相关;三类是皮肤反应与接触某种物质有关;四类是皮肤反应与月经周期相关。
根据以上分类,你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敏感肌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