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体质的人群,可能无法轻松地与生活和解。花粉、食物、阳光、尘螨……这些日常生活中平平无奇的东西却会让过敏体质的人避之不及。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情绪”其实也也是一种过敏原。
情绪也会过敏
过敏反应又称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是指身体对正常人可耐受的物质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过敏时的免疫系统,会把一些本来对身体无害的物质,甚至人体本身都当作攻击目标,进而造成损伤。
调查显示,紧张、压力、愤怒等负面情绪,会让很多人反复出现红疹、瘙痒等皮肤过敏症状,这种现象也被称为“情绪性过敏”。情绪性过敏正是由于情绪的剧烈变化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引起的。如果这种异常反应是剧烈、持久的,可能会进一步引起皮肤病变,如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湿疹、白癜风、粉刺、斑秃等疾病。
皮肤是情绪的“压力探测器”
皮肤是情绪的“压力探测器”,不良情绪以及心理刺激都会成为皮肤病的发病诱因。一般来说,情绪性过敏是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人体是一个高度精密的统一体,当愤怒、压抑等不良情绪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时,皮肤中的神经递质、神经肽就会被大量释放出来,刺激肥大细胞的细胞膜破裂,其中的组胺、5-羟色胺等过敏介子随之被释放出来,它们不仅会导致人体出现疼痛等症状,也会刺激皮肤出现丘疹、红疹等不良反应。
在心理机制上,情绪性过敏是心理障碍的一种表现,是外部环境给人心理带来伤害的结果。且致敏的不良情绪,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累积的。例如,患者因压力过大导致情绪性过敏,其很可能承受着升学、就业等多重压力。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应对、排解单一不良情绪,但当不良情绪叠加或同时袭来时,有些人就可能会不堪重负。
如何应对情绪过敏
情绪性过敏是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过敏症状会随人体的感受、压力变化。而当负面情绪得到宣泄或缓解时,过敏症状就会减轻很多。
01
及时排泄情绪垃圾
找亲朋好友倾诉,把心里的“苦”说出来。
01
转换压力和情绪
可适当进行一些运动,运动量可大可小。
03
营造轻松的情绪氛围
读书、写日记、看电影、听歌等都可以开阔心胸、纾解不良情绪。
04
养成合理作息
无论是工作还是娱乐,都不该牺牲休息时间,这会影响后续的效率和生活节奏,无形中增加压力,积累负面情绪。
当过敏症状发生后,医院就诊,确定过敏原。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如果确定是情绪性过敏,一定要尽量让自己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远离焦虑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