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湿疹,即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又称为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多于婴幼儿时期发病,并迁延至儿童和成人期。以湿疹样皮疹,伴剧烈瘙痒,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病患本人或家族中常有明显的“特应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主要是对食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患有湿疹的孩子起初皮肤发红、出现皮疹、继之皮肤发糙、脱屑,抚摩孩子的皮肤如同触摸在砂纸上一样。遇热、遇湿都可使湿疹表现显著。今天再和大家说说这些误区,看看你被哪条误导过?
误区一不能洗澡
洗澡可以使皮肤清洁、去除死皮、鳞屑,这对预防感染有帮助。因此湿疹患儿可以洗澡,只是每天最多只能洗一次澡。
洗澡准备时,水温不易太热应该凉一点,但房间要保持暖和,避免因突然温度变化而引发皮肤瘙痒。洗澡水中可加入适当的沐浴油使皮肤不干燥,并使皮肤软化。
开始脱衣服后,孩子可能会趁机“疯狂”抓痒,因此脱衣服后要迅速把宝宝放在洗浴盆中,防止澡前宝宝乱抓皮肤引起皮肤病情恶化。洗澡时使用温和保湿肥皂或肥皂替代物。当洗澡结束后,在皮肤还是潮湿时,在3分钟内涂上保湿润肤霜。保湿剂和润肤剂可以避免皮肤干燥,保持皮肤光滑,也能明显减少皮肤瘙痒、皮肤发红。
误区二“宝宝患湿疹了,停止母乳就会好;还有可能是鸡蛋、牛奶导致的,把它们踢出宝宝的食谱。”
湿疹属于遗传过敏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而且是会反复发作的疾病。
食物过敏确实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但临床证据表明,回避这些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可疑过敏食物,并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婴儿湿疹的发作,除非是全身广泛发作的严重湿疹才需要考虑食物过敏,否则,对轻中度湿疹而言,查找食物过敏原意义也不大。平时可给孩子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绿叶菜汁,胡萝卜水,鲜果汁,菜泥,果泥等,以调节宝宝的生理功能,减轻皮肤过敏反应。对于添加辅食的婴儿,应由少到多,一种一种地加,使孩子慢慢适应。
宝宝患了湿疹也要尽可能母乳喂养。虽然还没有证据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阻止孩子的湿疹发展,但对刚出生几个月内的婴儿,母乳喂养有保护作用能降低湿疹的严重程度,因此要鼓励母乳喂养。
误区三奶癣就用奶水洗.
民间有用奶水洗奶癣的说法,但这个方法是不科学的,用奶水后容易滋生细菌,加重或诱发湿疹。
误区四“湿疹就得彻底根治才行;湿疹处皮肤保持干燥好得快。”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根治湿疹,避免湿疹复发的关键在于护理。父母所能做的就是仔细护理及合理使用药物控制湿疹的反复发作,以减轻湿疹对患儿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值得期待的是,50%以上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湿疹可以自愈。
湿疹,很多人顾名思义地认为湿疹是由于皮肤太湿造成的,其实正相反,湿疹皮肤很怕干,要经常保持滋润才行。所以说,保湿是湿疹皮肤护理的基础,做好保湿可以事半功倍。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润肤产品时,应该选择霜、乳膏这样的剂型,而不是露这类的剂型,因为露涂在皮肤上后,水分会很快蒸发,不能持续为皮肤保湿。
对于轻度湿疹,使用低敏的护肤霜保持皮肤湿润就可以控制症状;对中重度的湿疹来说,在保湿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使用湿疹膏,如果皮肤有破口合并细菌或是真菌感染的话,还要联合使用抗细菌或者抗真菌感染的药膏。
误区五“激素类药物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得了湿疹可千万别听医生的话用激素药膏。”
虽然网络上针对湿疹治疗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拒绝激素治疗,但国内外的临床经验已经证明,对于中重度湿疹来说,合理选用外用激素药膏是首选治疗方式。如果家长听信网络传言,反而会延误宝宝湿疹的治疗,让很容易控制住的小面积湿疹拖成大面积不易控制的难治湿疹。
其实,激素药膏的副作用是被夸大了。家长所担心的激素药物会抵制幼儿生长的情况,只有在长期大剂量口服或者注射激素药物时才会出现。而治疗湿疹不需要口服激素,更不需要注射激素,需要的只是外用激素类药膏,这类药物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常常局限于皮肤,表现为皮肤变薄或色素沉着。
另外,即使不用激素药膏,湿疹部位的皮肤在恢复期也会出现皮肤色素的改变,这是疾病自身引起的皮肤颜色变化,并不一定是激素造成的色斑,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色斑也会淡化褪去。
误区六长大了湿疹会好
不同儿童,湿疹好转的年龄是不一样的,虽然大多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好转,但儿童过度敏感的皮肤状态可能会延续到十几岁。
许多孩子5岁时出现明显改善,大部分孩子十几岁时可能还偶尔会有些症状。仅仅小部分人,一直到成年期都会有。
小儿推拿调理湿疹清大小肠,清补脾,清肺,大清天河,合谷,曲池,血海,三阴交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