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例分析
张兰娟刘娅程玉娟訾绍霞袁玲玲刘爱英
皮炎湿疹是一类病因复杂的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发生和复发与外源性接触性致敏原有密切关系,斑贴试验是诊断外源性变应原的特异性检查方法,临床常用于皮炎湿疹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我科自年5月至年3月对例诊断为皮炎湿疹类疾病的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例,男79例,女例;年龄18~79岁,病程2周~10年。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青年组(18~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纳入标准:皮肤病均处于非急性期;排除标准:测试部位有痤疮、毛囊炎、皮肤溃疡及糜烂者,皮炎湿疹处于急性发作期者,妊娠哺乳期的患者。
2.方法
(1)斑贴试验:患者停用抗组胺药3d,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2周。斑贴试验过程中患者不能洗澡,睡眠时采取仰卧位。采用南京艾罗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翔敏”斑点试验芯室斑试器。操作和变应原用量严格按说明书执行。斑贴试验时间48h,在去除斑试器至少30分钟后观察结果。
(2)判断标准:根据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推荐的标准判读结果
①皮肤无改变为阴性反应(-);②仅有轻度红斑为可疑反应(±);③红斑浸润可有少量丘疹为弱阳性反应(+);④红斑浸润丘疹水疱为强阳性反应(2+);⑤红斑、浸润、丘疹、水疱、大疱为极强性反应(3+)。(+)~(3+)均计为阳性病例。斑贴试验结果由同一皮肤科医生判读。
表1
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率的比较
组别
男
女
合计
例数阳性例数阳性率(%)
例数阳性例数阳性率(%)
例数
阳性例数阳性率(%)
青年组
24
22
91.7
87
84
96.6
95.5
中年组
26
21
80.8
66
62
93.9
92
83
90.2
老年组
29
27
93.1
53
50
94.3
82
77
93.9
合计
79
70
88.6
95.1
93.3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不同年龄组变应原差异的比较采用掊2检验,不同性别组变应原差异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结果
1.斑贴试验结果:本组例斑贴试验阳性,总阳性率为93.3%。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的阳性病例分布见表1。不同年龄组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不同性别皮肤斑贴试验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阳性病例斑贴结果:60种变应原中总体阳性率排名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碘炳炔醛、硫柳汞、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叔丁基氢醌、斯盘-80;男性阳性斑贴试验中,排名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碘炳炔醛、硫柳汞、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叔丁基氢醌、斯盘-80;在女性则依次为碘炳炔醛、硫柳汞、斯盘-80、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叔丁基氢醌,见表2。
3.多种变应原阳性情况:例斑贴结果阳性病例中同时存在多种变应原阳性的情况(表3),其中73.3%的病例存在3种及以上的变应原阳性反应。
讨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临床与变态反应有关的常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临床与变态反应有关的常见病、多发病,斑贴试验是确定皮肤接触致敏原可靠的方法,有利于医生根据结果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变应原。
本研究显示,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中至少存在1种变应原阳性的患者为例,总阳性率为93.3%。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患者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夏天保等[1]的研究显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20种变应原试剂)总阳性率为77.6%,明显低于本研究,分析原因可能与试剂种类、年龄及性别分布不同以及不同疾病时期有关。
60种筛查变应原中阳性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碘炳炔醛、硫柳汞、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叔丁基氢醌、斯盘-80,与文献[2,3]报道不同。既往研究中前5
位斑贴试剂中除硫柳汞之外,其他试剂并不在检测范围之内。其中前两种阳性率高达40%以上,碘炳炔醛是一种杀菌剂,主要用于化妆品、洗发液、乳霜、浴液、粉饼、木材及油漆的防腐等,硫柳汞常用于消毒防腐剂、杀菌剂、眼药水、隐形眼镜液及化妆品等,这
些变应原在现代生活中随处都有,是目前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最为常见的变应原。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病因复杂,可由多种内外源性因素引起,斑贴试验是检测变应原最经典、最可靠的方法。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斑贴试验结果指导患者避免接触变应原,提高治疗的针对性,防止复发[4,5]。
北京医学年第37卷第3期
··
表
2
不同性别斑贴试验阳性患者的变应原阳性排序
例
(%)]
[
变应原
总阳性
总排序
男性阳性
男性排序
女性阳性
女性排序
碘丙炔醛
(48.5)
1
36(51.4)
1
93(47.4)
1
硫柳汞
(40.9)
2
29(41.4)
2
80(40.8)
2
山梨糖醇酐
50(18.8)
3
15(21.4)
3
35(17.9)
4
倍半油酸酯
叔丁基氢醌
49(18.4)
4
14(20.0)
4
35(17.9)
4
斯盘-80
48(18.0)
5
10(14.3)
5
38(19.4)
3
表3不同性别斑贴试验阳性患者的多种变应原分布
[例(%)]
变应原阳性
合计
男
女
种数
1
24(9.0)
4(5.7)
20(10.2)
2
33(12.4)
7(10.0)
26(13.2)
3
50(18.8)
18(25.7)
32(16.3)
4
46(17.3)
10(14.3)
36(18.4)
5
36(13.5)
9(12.9)
27(13.8)
>5
77(28.9)
22(31.4)
55(28.1)
参考文献
[1]夏天保,师翠茹,臧远胜,等.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0,24:-.
[2]WetterDA,YianniasJA,PrakashAV,etal.Resultsofpatchtest鄄ingtopersonalcareproductallergensinastandardseriesandasupplementalcosmeticseries:ananalysisofpatientsfromtheMayoClinicContactDermatitisGroup,-[J].JAmAcadDermatol,0,63:-.
[3]吴蓓玲,孙洁,余土根,等.例慢性湿疹患者斑贴试验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21:-.
[4]常宏宇,李芳,聂亚玲,等.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例分析[J].
北京医学,,34:-
[5]籍红,郑玲玲,尹德明.通州地区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北京医学,1,33:.
(收稿:-07-29)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