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出来的暖气病让身体四大部位遭殃!
严寒的冬季为了保暖,很多家庭往往把暖气或空调开的很暖,甚至有点燥热。长期门窗紧闭,再加上暖气和空调供暖,室内温度升高,空气不流通,十分干燥,容易引起免疫力下降,导致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暖气病"。
暖气病的症状
呼吸系统
室内温度过高,而室外温度太低,温差过大,所以进门就需要脱去外衣,摘掉帽子和围巾,而外出时又必须全部武装。
这种情况下,人体就容易受到风寒侵袭。加之温暖、干燥的环境让人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下降,所以最容易引发感冒。
长时间处于温暖干燥的室内,容易使人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呼吸道长时间缺水,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病菌等就会趁机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还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心血管系统
暖气过热会"抢走"人体的水分,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血压波动大及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同时,对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气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导致心慌、胸闷等症状。
泌尿系统
正常人尿量应该在每天~毫升,这个尿量能起到冲洗尿路、避免泌尿系统感染的作用,如果长时间待在暖气房里,尿量会减少,不能正常冲洗尿路,这样就会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结石的风险。
皮肤
皮肤长期暴露于空气之中,若室内温度过高、过于干燥,皮肤得不到环境中湿润空气的滋润,不但会缺乏弹性,还会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从而形成无法恢复的皱纹。
老年人的皮肤缺乏滋养,常有皮肤燥痒的困扰,若室内干燥或太热,皮肤瘙痒就会更加严重。
如何预防暖气病?
室温不宜过高
一般而言,人体感到最舒适的温度是18℃~24℃,若温度过低,人就感到冷,血管收缩痉挛,人不但易感冒,也易引发心梗或脑梗。
所以,冬季一般将室温调至18℃以上即可。保持室内湿润在暖气和空调开放的房间,最好在室内放几盆清水,以增加室内的湿度。
定时通风换气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1~2次,上午最好在9点钟左右,下午应在4~6点钟。天气太冷的话,开窗时间可短一些;
若阳光明媚,开窗时间宜长一些,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及时补充饮水
冬季气候干燥,室内若再干热,则会耗津伤液,所以冬季也要重视补充饮水,以减少与防止感冒、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补水每天应不少于毫升,不要等口干渴了才饮水,否则身体已受到严重伤害。
洗澡不宜过频
冬天洗澡次数过多既不能把被暖气吸走的水分补回来,反而会因水温太高、用力搓擦,损伤、烫伤皮肤。人的皮肤都有一层油脂保护膜,洗澡过勤,反而会把这层保护膜破坏,使皮肤更易丢失水分。
所以,冬季洗澡1周1次即可,洗澡时水温不宜太高,也不可用力搓擦。洗完澡后最好涂抹一些身体乳滋润皮肤,既可减少水分被干热环境吸走,也可减轻皮肤干燥瘙痒症状。
调整饮食
冬季饮食宜清淡、温润、营养丰富易消化,宜适当多吃含维生素C等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另外,别忘了每天服用2粒养生堂天然维生素C哦,天然维生素C可以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并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外来有害因子的侵袭,呵护你的健康。
皮炎的病因多种多样这样治疗才有效
皮炎和湿疹常作为同义词用来指一种皮肤炎症,代表皮肤对于化学制剂、细菌与真菌、蛋白等种种物质的变应性反应。湿疹一词没有特别的含意,而皮炎则有限定的意义。若用皮炎替代湿疹作为诊断术语,则指的是真皮、表皮联合反应,它可以是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这三者可以联合存在。
皮炎的常见发病原因有哪些?
皮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寄生虫性、机械性、化学性、过敏性、真菌性等因素。
1、放射性损伤:搔抓造成外伤性皮炎、自体挫伤、冻伤、项环擦伤、烫伤、机械性等。
2、化学性:化学洗浴剂涂擦刺激性药物,脓性分泌物长期刺激。
3、真菌性: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须发癣菌。
4、寄生虫性:如蠕形螨、疥螨、蝉、虱,蚤、血吸虫、钩虫等。
5、过敏性:除此以外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均可引起皮炎的发生。
另外,不良生活习惯,如常用过热的水洗脸,或过频地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肤清洁剂,平常不注意对紫外线的防护等,这些理化刺激都会改变或损伤皮肤的保护屏障和血管调节功能。
如何治疗
1、皮疹有糜烂渗液者,可选用5%硼酸溶液、1%硫酸镁、0。1%明矾溶液、醋酸铝溶液作冷湿敷,合并感染者可用1∶~的高锰酸钾冷湿敷。
2、皮诊无糜烂渗液者可用上述方法治疗,或外擦炉甘石洗剂。
3、皮疹呈慢性湿疹样皮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软膏,如醋酸氢化考的松软膏、肤轻松软膏、醋酸氟氢考的松软膏、去炎松软膏和醋酸地塞米松软膏等。
4、潮红:丘疹为主者,可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擦,或和青黛散冷开水调敷,每日4~5次。肿胀糜烂渗液较多者,可用蒲公英60g,桑叶、生甘草各15g,水煎待冷后湿敷。并可用10%黄柏溶液,生理盐水,3%硼酸水湿敷。糜烂结痂者可用青黛膏,或清凉膏外擦每日3~4次。瘙痒者可用粟树叶洗剂、黑子脱每洗剂。
图文转摘自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分享最健康理念、享受最健康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