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后色素减退是什么?
一、什么是色素减退首先,这种白斑是什么呢?这种白斑其实是色素减退,具体说是炎症后色素减退(Post-inflammatoryhypopigmentation)。大家知道湿疹是一种皮肤的炎症。皮肤炎症会影响黑色素形成的过程,尤其是黑色素向角质细胞转移的过程。当局部皮肤的黑色素生成少了,那么这个地方就显得白了,这是湿疹后出现皮肤白斑的原因。
炎症后色素减退仅仅是皮肤颜色有些改变,对身体功能没有任何影响,所以爸妈们看到孩子出现这种改变后不要担心。一般而言,这种色素改变无需治疗,数周到数月时间会自行消退,但这期间,防止这个部位的皮肤干燥,防止日晒、摩擦等刺激即可。
二、99.99%和激素药膏没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家长关心的是,这是使用激素药膏后导致的吗?呵呵,可以说99.99%和激素药膏没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有些湿疹的宝宝,仅用保湿霜治疗,没使用激素软膏,也会出现这种色素脱失,所以,这种肯定和使用激素没什么关系,而是湿疹自己的病程变化。所以,大家可以放心了,不要把这个问题怪罪到外用激素软膏头上啦。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会问,那还有0.01%的和激素有关系呢,这怎么说?是的,激素是有导致局部皮肤色素改变的作用,但非常非常少见。检索了下pubmed和万方数据库,仅有几篇文章写激素导致色素改变的文章。
导致色素改变包括加重色素沉着和导致色素减退,加重色素沉着好理解,就是治疗白癜风的那个作用有些过了呗,导致黑色素生成过多。但要导致这个作用,得大量中、强效的激素长期使用(大于数月),否则如果用几天就会色素沉着,那白癜风就太容易治疗啦。宝宝使用激素治疗湿疹也就1-2周左右就好,使用的是中-弱效的激素,还不是大量使用,基本没有这个副作用,家长们不用担心。
讲到这里,有些家长又问了,我家孩子湿疹后,就使用了1周激素软膏,过段时间使用部位出现变黑的情况,和你说的不相符啊,是怎么回事呢?呵呵,这个问题又回到炎症后色素改变上了,不是所有的炎症后,都导致黑色素减少的,也有导致黑色素增多的,就是炎症后色素加深,这个大家应该都有印象,你的脚被擦伤,炎症过后,可能会变黑一段时间,就是这个道理哦。
上图是脚擦伤后,出现的皮肤颜色加深
激素导致色素减退的资料非常少,有几例是治疗腱鞘炎使用激素封闭后(下图标识A),或者使用皮肤破损处注射后,出现色素减退的现象,有1例是外用激素膏后导致的皮肤呈现出线性的色素减退(下图标识B)。
上图A是腱鞘炎,使用激素封闭后2月出现的色素减退。
上图B为64岁女性,使用高强度激素涂抹湿疹处,
1月后出现的线性的色素减退,出处见参考文献3.
关于外用激素导致的色素减退,具体原因不清楚,考虑可能是外用激素可以通过抑制涂抹处表皮细胞中的前列腺素或细胞因子,产生来改变黑素细胞功能,导致色素减退。形成线型的色素减退,可能和激素经皮肤涂抹部位或者注射部位沿淋巴管扩散,从而影响黑素细胞的功能产生色素减退。
使用外用激素药膏涂抹或者激素注射后导致的皮肤色素减退,通常也得连续使用中-强效激素后1-3月才能出现,并且外用药膏后出现这种改变,仅看到1例。所以如果你的宝宝使用就1周激素,出现的色素减退的表现,就不要怪罪于激素啦。
也就是说,如果宝宝湿疹后出现的白斑,如果给宝宝使用的是强效的激素,并且至少使用超过1月,在向激素这方面考虑。
导致色素改变是激素的非常少见的副作用,其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下面给大家放图看看:
上图是长期使用高强度的外用激素膏或者口服激素导致的皮肤变薄、萎缩
上图是长期使用激素后导致的毛细血管扩张
2湿疹的那些事
一、湿疹是什么?湿疹是特应性皮炎的婴儿期(0-2岁)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的瘙痒、干燥,严重者有渗出、皮肤增厚,湿疹归根到底是皮肤炎症。
解释:
1.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特应性皮炎分为三期:
●婴儿期(出生至2岁):表现为婴儿湿疹,多分布于两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可干燥或渗出,当宝宝开始爬行时,肢体的伸处也会出现皮疹。
●儿童期(2~12岁):多发生于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
●青年与成人期(12岁以上):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背,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皮疹。
下图为特应性皮炎三期的表现。
2.所以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湿疹就是特应性皮炎。有些医生把儿童、成人的特应性皮炎也叫做儿童湿疹,成人湿疹,没有错误,但叫做特应性皮炎或者特性应湿疹更好。
二、特应性是什么意思?特应性的意思是一种遗传性的变态反应(过敏/超敏反应)。特应性是针对群体性而言的,就是不普通,不一般,最早是年由coca和cooke提出来的,因为他们发现这种皮炎和一般皮炎不一样,有家族遗传性,和哮喘、枯草热(就是和花粉接触后,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等相关,所以他们提出了这个命名。现在特应性皮炎、哮喘、枯草热被称为特应性三联征。
个人认为,应该把食物过敏也放到特应性皮炎的序列里面,之前没有加这个,可能是因为之前不把食物过敏当成疾病。
三、湿疹的原因是什么?目前湿疹的原因仍有争论,被大家认可的原因是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导致外界刺激物能进入皮肤内侧,导致炎症反应和皮肤过敏。
1.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
●皮肤表层的角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三种脂肪成分)组成屏障,不让外界的有害物质进入皮肤内层。其中,角质细胞相当于砖块,细胞外基质相当于水泥,功能铸成一道坚固的墙,如下图。
如果家长给宝宝过度清洁皮肤(一天洗好几次澡,每次都用力给宝宝搓泥——把皮肤擦的红红的),过度使用清洁剂甚至是使用消毒剂,孩子自己抓挠皮肤,都会导致表层受损,导致细菌、外界刺激物进入皮肤内,进而产生炎症或过敏。
上图左侧可见皮肤表面完整,
右面是皮肤受损,细胞间隙大,外界致病物容易进入皮肤内。
●皮肤屏障功能不好可能是遗传因素导致的。例如缺少丝聚蛋白基因,从而导致表皮内的丝聚蛋白少。丝聚蛋白第一可以拉紧角质细胞,使其排列整齐,第二能分解成为保湿因子,保湿因子形成一个防护层,减少皮肤内水分的散失,还能防止外界的刺激物进入皮肤内。因为丝聚蛋白有以上这么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皮肤屏障功能中最重要的部分。
上图左侧是丝聚蛋白把角质细胞拉的很平整,右侧是丝聚蛋白少的时候,角质细胞排列杂乱,并且水分丧失的多。
水分丧失过多后,皮肤内细胞干干瘪瘪的,屏障功能肯定不好,并且皮肤干瘪失活后,还会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激活免疫系统,导致皮肤炎症,从而导致湿疹。
2.皮肤功能不完善的时候,各种致病物质就能进入皮肤内部,导致炎症。致病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过敏原、化学接触物等。除此之外,物理环境(比如太干、太热),环境污染等也都可以刺激皮肤导致湿疹。
3.刺激物中的一部分可以导致皮肤处的局部免疫激活,从而导致T淋巴细胞向Th2转化,使得B细胞释放出IgE,IgE与肥大细胞等结合。再次接触该刺激物时,刺激物直接和IgE结合,使得肥大细胞等释放出组胺,导致过敏症状出现:皮肤肿胀、痒。
四、湿疹导致食物过敏还是食物过敏导致湿疹?这个问题目前还是没有定论!
1.皮肤科医生认为皮肤湿疹可导致食物过敏,理论如下图所示:左面是刺激物经皮肤进入后,激活了Th2细胞,导致B细胞释放了抗体,从而对该刺激物已经形成了过敏反应和记忆。之后进入下图右侧环节,等该刺激物经口腔进入肠腔后,因为在前面已经被免疫系统认为是抗原了,所以就无法形成免疫耐受,就导致过敏了。这个理论是“由外到内”理论,即由外面的皮肤过敏到内部过敏。
2.儿科医师多认为食物过敏能导致湿疹,湿疹是食物过敏的一个表现。这就是把上面的理论反过来了,先是过敏原(大分子)经肠道间隙进入血液,导致过敏。之后,该过敏原经过破损皮肤进入真皮,导致皮肤部位的过敏表现。这个理论是“从内到外”理论。
目前这两个理论都有自己的支持依据,第一个理论是主流观念。但是遇到湿疹问题时,我们还是要具体分析,湿疹严重的、长期治疗不好的,一定需要考虑食物过敏的问题。
五、湿疹和食物过敏的关系?湿疹和食物过敏肯定有关系,但关系还没理清,目前共识是:
1.严重的湿疹和食物过敏有关系,轻度的湿疹可能无关,所以,不是所有湿疹都是食物过敏导致的;
2.食物过敏是湿疹的一个重要触发因素,而不是导致湿疹的因素(美国皮肤学会)。
3.食物过敏越严重的宝宝,湿疹发生越早、越严重。
4.食物过敏能加重湿疹。
六、婴儿期湿疹是什么表现?1.湿疹多生在在生后40天以后,少数在满月内出现。
2.皮损好发生在头皮、面部、耳廓,表现为皮肤皲裂、增厚、渗液和结痂,尿布区一般不受累(因为这个区域摩擦少,湿度大,皮肤水分散失少,因而皮肤屏障功能好)。随着孩子能爬行,总是摩擦四肢的伸侧,所以在四肢的伸侧出现湿疹。18月龄时,随着孩子能走路了,四肢的关节屈屈的地方弯曲摩擦最多,所以在四肢屈侧出现湿疹。
3.这些皮损处最大的特点就是痒。而痒除了让孩子抓挠之外,还有可能导致睡眠不安,脾气暴躁。
上图是9个月大小宝宝的面部湿疹,表现为干燥、粗糙、渗液,孩子痒,这个孩子的湿疹是面部总是蹭妈妈的衬衣导致的。
上图显示湿疹一般不涉及尿布区,可以看到宝宝尿布三角区没有湿疹。
上图为示意图,是孩子能爬时,四肢伸侧出现的湿疹。
上图是下肢伸侧的皮疹,孩子痒,抓挠。
上图是腘窝处湿疹,就是膝盖后面的窝,这多是直立行走后出现的。
七、为什么儿婴儿湿疹和儿童、成人特应性湿疹表现不同?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就是因为湿疹容易发生在皮肤屏障功能不完整、经常受到刺激的地方。婴儿时主要靠爬行,所以在接触地面的四肢的伸侧经常摩擦,导致皮肤受到磨损,之后出现湿疹。儿童、大人主要靠行走,在四肢的屈侧经常受到弯曲,这个地方磨损最大,所以出现湿疹多。
八、头皮湿疹和脂溢性皮炎、乳痂怎么区分?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婴儿的头皮部的脂溢性皮炎叫做乳痂(奶痂),也叫作摇篮头。那这个问题就好办了。
1.最主要的区别方法:脂溢性皮炎绝大部分不痒或仅仅有轻度的痒,不影响孩子饮食、睡眠,而湿疹会痒,孩子常常抓挠,影响睡眠。
2.通过皮疹的形态区分:脂溢性皮炎主要是油脂渗出来,表现为油腻外观(脂肪推挤起来)、淡黄色鳞屑的红斑或者没有红斑。湿疹表现为皮肤红、皲裂、结痂为表现,渗出型时才有黄色液体或者结成痂。总结一句话就是脂溢性皮炎主要是黄色油脂渗出(油油的)、形成颗粒、片;而湿疹是以皮肤红、干、结痂为主。
上图是脂溢性皮炎(乳痂),耳朵上也是。
3.部位不同,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丰富部位,如头皮、外耳、面中部和间擦部位,在尿布区域会发生,而湿疹通常不发生在尿布区域。
上图为尿布区的脂溢性皮炎,表现为油性渗出。
4.脂溢性皮炎因为是母体激素影响孩子导致的,所以发生的早,多在生后1周就有,而湿疹相对晚些,生后1月左右出现。
5.有时,脂溢性皮炎和湿疹同时出现,如下图:
上图中,眉毛处就是脂溢性皮炎,脸颊处就是湿疹。
6.最后给大家说一下,严重脂溢性皮炎和湿疹治疗一样,不区分一样治疗也行,呵呵。
九、湿疹严重程度划分湿疹的治疗根据严重程度不同也是不同的,轻度的不用使用激素,保湿就能好,所以,咱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下湿疹的严重程度划分。
SCORAD指数、湿疹面积及严重性指数(EczemaAreaandSeverityIndex,EASI)是评估湿疹严重程度的比较好的量表,但多用于研究,临床应用较少。英国国家卫生与保健研究院提出了一个较为实用的分级方法,我简化了一下:
ok,还是图更清晰,请看:
上图从左到右分别是轻重中的表现,轻度仅表现皮肤干燥;中度表现为面部有皮肤发红渗液了;重度表现上,除了面部,孩子的手上都有皮肤增厚了。
十、湿疹的治疗有哪些?根据病因,湿疹的治疗包括:
1.所有孩子都要适度洗澡、足量使用保湿剂、必要时湿敷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2.所有孩子都要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衣着,减轻刺激—避免接触过敏原。
3.中轻度湿疹,使用协和肤乐护理霜缓解,中重度以上的湿疹,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乳膏治疗皮肤炎症,有感染时,使用抗生素软膏治疗感染,感染持续不愈,可以使用漂白浴;
4.频繁抓挠的宝宝,使用抗组胺药缓解患儿过敏症状痒。
5.必要时,使用局部用免疫调节药膏调节局部皮肤的免疫反应(过敏反应)。
6.严重的湿疹、反复发作的湿疹,选择性的忌口。
十一、如何给宝宝洗澡?能用沐浴露吗?从上面咱们可以知道湿疹不是湿导致的,是皮肤失水、干燥后外界刺激物质进入皮肤导致的。洗澡可以冲掉皮肤表面的细菌、病毒、过敏原等刺激物,并且给宝宝的皮肤充水。所以,一定要给宝宝洗澡。
每天洗澡或者隔天洗澡都行,但要注意的是:
1.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因为温度高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会导致皮肤干燥,水温推荐在37摄氏度以下,最好在30摄氏度左右(国外指南多推荐27-30摄氏度)。在孩子不着凉的前提下,推荐水温尽量低些,因为水温低时,孩子痒能缓解。
2.洗澡可以提供保湿功能,但也不要太过,就是时间不要太长,5-10分钟就行,不要超过20分钟,推荐使用盆(浸)浴而不是淋浴。如果皮肤炎症特别重的时候,可以在浴盆里泡20分钟。
3.洗澡的时候,不要使用肥皂,肥皂对皮肤油脂和皮肤角质层清理的太厉害,并且多是碱性的,对儿童皮肤的损伤较大并加重湿疹。沐浴露可以使用,但是只能用到没有湿疹的皮肤处,皮肤损伤的地方,不要使用,以防浴液成分通过皮损进入体内,导致过敏、湿疹加重。即使使用沐浴露,也不要每天都用,建议孩子皮肤脏,清水洗不干净的时候再用。选择沐浴露的时候,要使用偏酸性或中性的的,沐浴露中不要含有香精,选择无泪配方(Tear-Free)的,防腐剂尽量少的。
当然,大家在选择沐浴露的时候,不要光按照别人的推荐,要按照孩子自己的皮肤情况来,如果使用后,孩子皮肤没有不适表现的,孩子比较舒服,才是好的。
4.洗澡的时候,不要给宝宝擦澡太用力,轻轻冲洗干净就行。
5.洗完澡立即给宝宝蘸干,不要用力擦干,当皮肤表层感觉润润的时就要给宝宝涂上激素软膏和保湿霜。因为这时候皮肤内还蕴含水分,过段时间再涂保湿霜的话,水分可能就散失了,涂上效果也不大了。如果皮肤炎症特别重的时候,泡好澡后,美国儿科学会推荐不用擦,直接抹上激素软膏,这样效果更好。
3湿疹有哪些误区?
严重湿疹的好发人群是婴儿和老年人。有些家长会有疑问,好好地湿疹怎么就赖上我家宝宝了?其实,没有任何病症是好好的就会发生的。那么,你为什么会发生湿疹呢?湿疹的病因复杂常常难以确定,病程常常是急、慢性重叠交替、反复发作。湿疹的治疗也是十分棘手,无法一劳永逸的。
在皮肤科门诊,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得湿疹是因为潮湿常常有患者认为,湿疹就是太湿了造成的,皮肤保持干燥好得快。也有人一听说自己得了湿疹,就怀疑是不是因为自己住的地方太潮湿。
其实,在医学上,湿疹的命名是由于此类疾病具有渗出的倾向,而并非很多人顾名思义地认为湿疹是由于皮肤太湿造成的,其实正相反,湿疹皮肤很怕干,要经常保持滋润才行。
所以保湿是湿疹皮肤护理的基础,做好保湿可以事半功倍。
在为孩子选择润肤产品时,应该选择霜、乳膏这样的剂型,而不是露这类的剂型,因为露涂在皮肤上后,水分会很快蒸发,不能持续为皮肤保湿。
对于轻度湿疹,使用低敏的护肤霜保持皮肤湿润就可以控制症状;对中重度的湿疹来说,在保湿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使用外用激素或者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果皮肤有破口合并细菌或是真菌感染的话,还要联合使用抗细菌或者抗真菌感染的药膏。
误区二湿疹可以断根在皮肤科门诊,几乎每天都有患者问治湿疹的特效药是什么?怎样能断根?很遗憾,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根治湿疹。我们能做的是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减少湿疹复发,延长缓解期的时间,控制湿疹的严重程度。
减少湿疹复发的关键在于护理。患者或者孩子的父母所能做的就是仔细护理及合理使用药物控制湿疹的反复发作,以减轻湿疹对患儿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引起湿疹的原因很多,通常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遗传。比如说家族中或者患者本人有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
二是免疫失衡。宝宝的湿疹,常与自身免疫系统不成熟有关;成人的湿疹,常与自身的免疫系统失调有关。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体系,我们不可能采用破坏人体防御体系的方法去治疗,因此也就没有根治的办法,采取的治疗手段只能是尽量避免一些容易诱发疾病复发的诱因,以护理或药物的方式控制症状,预防复发。
三是皮肤屏障功能缺陷。皮肤是我们抵御外界刺激和伤害的第一道屏障,皮肤屏障功能的缺陷会降低我们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降低我们抵御环境中各种感染源、和过敏原的能力。这种能缺陷也是无法彻底治愈的。
既然湿疹没有彻底治愈的方法,患者以及孩子家长要有和湿疹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误区三湿疹要忌口有的患者认为,得了湿疹要忌口,不能吃这不能吃那。更可怜的是宝宝,有些宝宝喝母乳也患湿疹,家长认为肯定和母乳有关,停止母乳就会好。鸡蛋、牛奶会导致湿疹,宝宝要忌口,把它们踢出食谱。
得了湿疹之后,确实很多因素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使其反复发生:比如食物中的蛋白质(鱼、虾、蛋、牛乳等);接触化学物品(洗浴用品、护肤品、清洁剂等);化纤物品、毛织品、动物皮革制品、植物花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穿太多、天气寒冷等。食物过敏确实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但笼统的认为得了湿疹就要忌口是不可取的,回避这些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可疑过敏食物,并不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婴儿湿疹的发作。
怀疑与食物过敏相关的湿疹,可以鼓励患者或者宝宝家长记食物日记,可以从中找出湿疹的复发或者加重与进食时间的关系,明确与食物有关的,才建议忌食,而并非笼统的鱼虾蟹肉蛋奶都不能吃。
虽然有老人认为孩子断奶后湿疹就会好,但除非宝宝是真的对母乳不耐受(这样的病例很罕见),否则别轻易给宝宝断奶,母乳是最适合宝宝也是最好的食物。
长湿疹不一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可缺乏营养却一定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在这里提醒大家,得了湿疹不要轻易忌口,尤其不要轻易给宝宝忌口。
误区四激素有副作用不能用有的宝宝家长认为激素类药物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得了湿疹可千万不能激素药膏。也有的患者认为激素类药膏有依赖性,一旦用了,以后都不会好了。虽然网络上针对湿疹治疗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拒绝激素治疗,但国内外的临床经验已经证明,对于中重度湿疹来说,合理选用外用激素药膏是首选治疗方式。如果听信网络传言,反而会延误湿疹的治疗,让很容易控制住的小面积湿疹拖成大面积不易控制的难治湿疹。
其实,外用激素药膏的副作用是被夸大了。传言中所担心的激素药物的副作用通常是在长期大量的口服后出现。长期使用外用药的不良反应局限于皮肤,主要表现为皮肤变薄或色素沉着。另外,即使不用激素药膏,湿疹部位的皮肤在恢复期也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的改变,这是疾病自身引起的皮肤颜色变化,并不一定是激素造成的色斑,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色斑也会淡化褪去。
因此,对于中重度湿疹来说,合理选用外用激素药膏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宝宝家长还得遵从医嘱护理宝宝,老年人也一样不必恐慌。我们能做的是不能完全依赖它,避免长期使用,而非排斥它。
4湿疹的预防?
最后,要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冬春季减少湿疹复发,做好这几点很重要
1.做好保湿工作
要给孩子和老年人选择保湿效果好、不过敏的润肤霜,每日足量、多次擦至皮肤润滑光泽。即便湿疹不发作,皮肤不干燥,也应该每日擦润肤霜预防湿疹复发。另外,要及时修剪指甲,避免长指甲抓破皮肤,加重湿疹。
2.饮食上的学问
如果肌肤感觉干燥、瘙痒等,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茴香、胡萝卜、牛奶、菠菜等。时令蔬菜如萝卜、白菜等是冬季首选。水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如苹果、香蕉、石榴、梨等,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功效,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暖气房间尤其注意
北方的冬天外面寒风凛冽,所以待在暖气房里自然是大家最期待的事。可是,呆久了你会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有轻微的不适感。冬季气温低,人的皮肤本身就容易干燥、瘙痒,甚至开裂。暖气来了之后,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会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皮肤发干,刺激痒觉神经,严重的还可能引发乏脂性湿疹。因此,建议多喝水,只有先从内部环境去改善,才能彻底地从身体根源祛除干燥的感觉。另外,暖气片上放盆水或购置加湿器,增加空气的湿度。
4.不给孩子穿得过多
大部分婴幼儿感冒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和穿得多少关系并不大。孩子的代谢旺盛,产热功能也很强,如果汗液一直刺激皮肤,反而可能诱发湿疹。平时可以摸摸孩子的脖子、腋下是否潮湿有汗,并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另外,孩子的脖子短,不要系太紧的围兜,如果穿有领子的衣服也要选择低领哦。
参考文献:
[1].Epidemiology,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psoriasis..
[2].NelsonTextbookofPediatrics20th.
[3].Linearextensionsofhypopigmentationasasideeffectoftopicalcorticosteroidapplication.TheInternationalSocietyofDermatology..
[4].糖皮质激素局部封闭导致皮肤色素减退3例..
[5].Acquiredhypopigmentationdisordersotherthanvitiligo.uptodate..
[6].Generalprinciplesofdermatologictherapyandtopicalcorticosteroiduse.uptodate..
[7].Vitiligo:Managementandprognosis.uptodate..
[8].Vitiligo:Pathogenesis,clinicalfeatures,anddiagnosis.uptodate..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