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王锋尖研究团队提供
“10多年来,我和研究团队在汉江师范学院校园里发现多种蘑菇,其中五分之一属于湖北省新记录种。”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汉江师范学院鄂西北菌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研究团队带头人王锋尖博士,向记者介绍其研究团队在校园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
汉江师范学院地处北京路,海拔米至米,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校园里既有天然山体,又有人工绿化的草坪和树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多种大型真菌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
年,王锋尖及其研究团队开展湖北省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并在汉江师范学院进行校园大型真菌调查研究。研究团队通过随机踏访,发现蘑菇的子实体后,先实地拍照,观察和记录子实体的发现地点、环境特点、生态习性等,再采集不同种类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标本,尽量保持其完整性,包括菌类表面的附属物、菌环、菌托及地下部分等,编号后装入采样袋,以便进行种类鉴定。
“我们依据子实体的宏观特征,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观特征,辅以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鉴定,获取蘑菇的DNA序列。”王锋尖介绍,10多年来,其研究团队在汉江师范学院发现多种蘑菇。其中,种类最多的是蘑菇科,其次是多孔菌科、口蘑科、小皮伞科。研究团队还发现,常见的蘑菇主要有裂褶菌、毛木耳、褐黄木耳、小灰球菌、红鬼笔、晶粒小鬼伞、硬毛栓菌、硬柄小皮伞、点柄乳牛肝菌等。
“我们近期对校园里发现的蘑菇种类进行梳理,发现有五分之一的蘑菇属于湖北省新记录种。”王锋尖介绍,比如发现的双孢担子蘑菇、小白蘑菇、网田头菇、异刺小菇、自溶锥盖伞、白绒粉褶菌、四裂地星、淡紫近地伞等,均是湖北省首次发现。
尤其珍贵的是,王锋尖研究团队还在校园山体公园里发现4个中国新记录种——牧场黄蘑菇、砖红小蘑菇、石墨粉褶菌、疑球盖菇,这是我国首次发现这些蘑菇。
记者还获悉,年,王锋尖在张湾区龙泉寺景区发现一个大型真菌新物种。经过两年多的考察与研究,王锋尖研究团队全面掌握了这个物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规律,经DNA比对,这种蘑菇的DNA与黄蘑菇属其他物种明显不同。年10月5日,王锋尖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共同署名,在国际生物分类权威期刊《Phytotaxa》发表论文,描述了这种“黄蘑菇”的属性,并将其命名为蓝紫黄蘑菇。这是世界上首次发表并命名的蓝紫黄蘑菇。
有趣的蘑菇
蘑菇的种类有很多,在十堰发现的这些蘑菇,可以算是蘑菇家族里的“怪客”:它们有的长相怪异,有的会“流血”,还有的蘑菇会“吓人”。
编者按
1年5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唤起全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关爱生物多样性贡献一份力量。
在十堰,汉江师范学院王锋尖博士带领团队对蘑菇多样性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他们在十堰境内发现了多种蘑菇,其中,新物种“蓝紫黄蘑菇”是世界上首次发表并命名。
今年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采访了王锋尖团队,带市民来认识一下十堰的蘑菇。
翻山越岭找蘑菇
二年残孔菌
隆纹黑蛋巢菌
窄孢胶陀盘菌
21日上午,记者在汉江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标本馆看到大量十堰境内发现的蘑菇。汉江师范学院鄂西北菌物资源多样性保护和利用研究团队带头人王锋尖博士,详细地向记者讲解这些蘑菇发现的场景。
年,王锋尖带着研究团队开始了湖北省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从那时起,他走上了“翻山越岭”的科研之路。只要有空余时间,他都进山采集蘑菇样本,1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神农架、宜昌、襄阳、恩施、咸宁等地。而十堰境内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我们对十堰及周边地区的大型菌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共采集标本余份。”王锋尖介绍,经鉴定,十堰地区蘑菇物种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发现多种蘑菇(约种是湖北省新记录),其中,食用菌多种,药用菌多种,毒蘑菇约种,食药毒不明的约种。
这些蘑菇很怪异
鹿花菌
白蛋巢菌
记者看到,有的蘑菇长相怪异。比如,王锋尖团队在十堰发现的鹿花菌,是假羊肚菌的一种,外观很像羊肚菌。这种蘑菇呈茶褐色,外形好似大脑,俗称“大脑蘑菇”,其高度可达10厘米,直径可达15厘米,粗壮的茎干高度可达6厘米。“大脑蘑菇”生长在温带针叶林及落叶林的沙质土壤,通常在春季和夏初时从沙土中冒出来。还有白蛋巢菌和隆纹黑蛋巢菌,形似鸟巢,里面还有小包,好似鸟蛋。区别在于,白蛋巢菌里的“蛋”是白色的,隆纹黑蛋巢菌里的“蛋”是黑色的。
另外,十堰还发现了窄孢胶陀盘菌。这种蘑菇看上去好像猕猴桃,子囊盘散生,一般直径在2厘米至6厘米,高1厘米至5厘米,呈倒锥形或陀螺状。这种蘑菇的外面覆盖着烟黑色绒毛,蘑菇内部呈胶质或橡胶状。“我们专门把这种蘑菇切开,里面就像是果冻。”王锋尖介绍。
有些蘑菇蛮吓人
有一种俗称“火鸡尾巴”的怪蘑菇,是唯一一种以鸟尾巴而不是鸟命名的森林真菌。“其实它还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名字——云芝。”王锋尖介绍。
相对于很多蘑菇的“可可爱爱”,有的蘑菇则会“变魔术”,甚至“蛮吓人”。比如,在十堰发现的毛头鬼伞,属蘑菇科鬼伞属,是一种大型真菌。幼时的毛头鬼伞有较高的食用和经济价值,在市场上和超市里,人们叫它为“鸡腿菇”或“鸡腿蘑”。而毛头鬼伞的子实体成熟后,可产生鬼伞素,食用后会发生胃肠炎型中毒。另外,毛头鬼伞开伞后,菌肉与菌褶自溶成墨汁状液体,化成一滩黑水。因此,很多人认为,这种蘑菇白天看着好好的,晚上则化成黑水,蛮吓人的。
还有蘑菇“会流血”
在十堰的山林中,生长着一种灰褐红色、钟状或斗笠状、菌柄较细长的小菇。因质地脆嫩,这种小菇一旦受伤,就会流出血红色的汁液,故得名“红汁小菇”。
相对于红汁小菇受伤后会“流血”,二年残孔菌在生长的过程中则会“大口吐血”。王锋尖介绍,其团队在十堰发现的二年残孔菌,乍一看,还以为这种蘑菇上面血红色的液体是森林动物溅到白色菌盖上的血液。仔细观察才发现,红色液体是从蘑菇上的小孔渗出的。
另外,还有血耳,“泡在水里会流血”。血耳是一种真菌,鲜时呈暗赤褐色至黑褐色,硬胶质带肉质,叶状,瓣片薄。“把血耳扯下一块泡在水里,水就会慢慢变成红褐色。”王锋尖说。
有毒的蘑菇
蘑菇虽然美味,但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吃,特别是在野外发现的陌生蘑菇,吃了很有可能导致中毒。
王锋尖研究团队指出,十堰地区的毒蘑菇约有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毒蘑菇有40多种。另外,对于毒蘑菇,许多市民在辨别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些误区。
这些蘑菇不要碰
条盖盔孢伞
橘黄裸伞
肉褐鳞环柄菇
在汉江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标本馆里,展示了一张“十堰地区常见毒蘑菇(第一版)”,其中,剧毒的蘑菇包括肉褐鳞环柄菇、致命鹅膏、条盖盔孢伞、黄盖鹅膏、淡红鹅膏、纹缘盔孢伞。
王锋尖介绍,在我国,导致死亡的毒蘑菇种类主要包括:含鹅膏肽类毒素的剧毒种类和亚稀褶红菇。其中,含鹅膏肽类毒素的剧毒种类包括鹅膏菌属中的致命鹅膏、灰花纹鹅膏、淡红鹅膏、假淡红鹅膏,盔孢伞属中的条盖盔孢伞,环柄菇属中的肉褐鳞环柄菇和毒环柄菇。
鹅膏菌是毒蘑菇中比较好识别和区分的,它同时具有菌盖、菌柄、菌环和菌托,通俗地说,“头上戴帽(指有菌盖)、腰间系裙(指有菌环)、脚上还穿鞋(指有菌托)”的蘑菇就是鹅膏菌,这类蘑菇大部分是有毒的,因此,凡是“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还穿鞋”的蘑菇千万不能采食。
年以及年10月,王锋尖在学校草坪上发现了大青褶伞,这种毒蘑菇俗称“ICU菇”,意思是说,吃了这种蘑菇就要送进ICU。这种蘑菇主要会对人的肠胃造成损坏,误食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严重中毒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另外,还有橘黄裸伞,俗称“笑死人的蘑菇”。误食这种蘑菇中毒后会产生精神异常,如同酒醉者一样,手舞足蹈,活动不稳,狂笑或产生幻觉。
并不是颜色越鲜艳的蘑菇越有毒
毒蘑菇种类不一样,中毒的症状类型也不一样,根据中毒的作用靶标器官,我国的毒蘑菇中毒类型可分为7种类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
在我国,很多人认为,颜色越是鲜艳的蘑菇越有毒,“吃了红伞伞,就要躺板板”。“其实,研究发现,比‘红伞伞’更加危险的是‘白伞伞’‘灰伞伞’‘黄伞伞’。”王锋尖介绍,比如,致命鹅膏菌又被称作“白毒伞”,从菌柄到菌盖,都是白色,这也让它经常被人们误认作没有毒的蘑菇,被误采回家食用。其实,它是蘑菇中最毒的一种,堪称毒王。从数据来看,误食致命鹅膏菌后,无论食用量多少,都会%中毒,死亡率高达70%。
有人认为,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说明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其实,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一些剧毒蘑菇跟大蒜、大米一起煮,大蒜、大米的颜色并不会变黑。
也有人认为,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有毒。这也是不对的,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和作用与人是不一样的。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剧毒的鹅膏菌经口服喂养小白鼠,小鼠都不会死。
另外,还有人认为,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王锋尖介绍,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例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凭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此外,还有人认为,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其实,蘑菇的有毒无毒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毒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
误食蘑菇中毒必须马上就医
黄盖鹅膏
王锋尖介绍,含鹅膏毒素的鹅膏菌、盔孢伞及环柄菇属中的剧毒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明显表现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4个阶段。特别是在内脏损害期(72-96小时),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肝肿大,转氨酶急剧上升,肝肾功能恶化,凝血功能被严重扰乱,引起内出血,最后导致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
误食亚稀褶红菇后,一般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现象,并有乏力感,24小时后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肢体乏力,明显的腰背痛,肌肉酸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
王锋尖说,蘑菇形态千差万别,对于非专业人士,无法从外观、形态、颜色等方面区分有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能够将有毒蘑菇和食用蘑菇区分开来。因此,对于老百姓来说,除非某些经常采食的野生菌种类,例如,松乳菇,又称枞菌或寒菌,可以采食外,对于其他的种类建议不要采食。
如果吃了蘑菇后,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症状,都应立即就医。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医院进行观察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