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春秋换季时节,许多小哥哥小姐姐们的脸蛋就会遭殃,各种皮肤问题比如敏感、不稳定、泛红等症状就来报道,着实让人头疼不已。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皮肤问题,可能与微生物菌群异常反应相关,今天药师带您了解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一种由于头面、胸背等皮脂溢出较多造成马拉色菌增多堆积在皮肤上而发生慢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各年龄段都可发生,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扩大融合成暗红或黄红色斑,表面覆有油腻鳞屑或痂,可出现渗出、结痂和糜烂并呈湿疹样表现,重者可泛发全身,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面中部、鼻唇沟、头皮、腋窝等皮脂溢出的部位为主要发病部位。
临床发病率很高,目前研究认为马拉色菌属的增殖与脂溢性皮炎发病密切相关。皮脂成分异常与皮脂分泌过多是脂溢性皮炎的发病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可出现马拉色菌数量增多,尤其以限制性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及糠秕马拉色菌为主的增加最多。
如何治疗脂溢性皮炎
1、抗炎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药物外用制剂,剂型包括乳膏、溶液、搽剂等。常用药物有地奈德乳膏、地塞米松乳膏、氢化可得松乳膏等。外用激素药物可以减少皮肤局部炎症反应,但长期使用可导致激素性皮炎和反跳现象,因此使用此类药物药适量,不可长期使用。
②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已经广泛用于脂溢性皮炎。此类药物除了具有有较强的抗菌抗炎作用,还有一定保湿作用,对皮肤脱屑、红斑等症状具有明显疗效。
2、抗真菌治疗
抗真菌药物包括口服和外用制剂。一般常用药物包括:纳米银外用抗菌凝胶、环吡司胺凝胶、酮康唑、2.5%硫化硒洗剂、口服伊曲康唑等。程度较轻的脂溢性皮炎一般首选外用抗真菌药物,重度脂溢性皮炎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
3、新型药物(如透明质酸凝胶、烟酰胺、吡啶硫锌气雾剂等)及物理疗法(如强脉冲光、窄谱中波紫外线、光动力疗法、射频等)。
一、脂溢性皮炎日常护理
脂溢性皮炎与马拉色菌感染、皮脂腺分泌增多、遗传、免疫反应、激素水平、营养不良、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艾滋病等因素相关,所以生活中注意保护皮肤角质层,不要过度清洁,注重保湿,选择合适的护肤品,如果是头部脂溢性皮炎可以适当使用水杨酸成分产品,抗菌抗炎控油。平时减少压力,增强免疫力,保持平常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要是提示您:得了脂溢性皮炎不要慌,及时就医是关键,切不可自行诊断乱用药!
参考文献
[1]蔡宛灵,闫小宁,杨雪圆.脂溢性皮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9(29):-.
[2]李铁男,李上云.脂溢性皮炎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19(03):-.
[3]于越,王国江.脂溢性皮炎治疗进展[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9(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