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青年君已经热到
不敢在室外多待一分钟
但好消息是雨终于要来了
傍晚时分广州不少地方开始下雨不过
说到雨和降温
真正让广州夏天凉下来的
只有台风
统计显示,-年,每年7月在西太平洋和南海都有台风生成,最多的年份有8个。但今年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台风生成,也就是说今年7月可能成为我国历史上首个无台风生成的7月。
由于副热带高压带在7月偏强且持续稳定不走,导致西太平洋、南海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台风。
因长期受副高控制
海水温度已经较高
目前西太平洋和南海海温在30℃左右
较常年同期偏高1-2℃
有利台风生成
↓↓↓
南海到西北太平洋海域对流云团开始活跃
终于有一个台风胚胎形成了
这个扰动在31日前后
加强为热带低压的可能性加大
能否发展成台风还有待观察
7月是否真的空台就看它了
进入8月后,没有副高的压迫
台风必定会重新变得活跃
影响广东
以广州为例,按历史统计,平均每年影响广州的台风为2.5个,7月末随着副高、热带辐合带等天气系统北推,台风将渐趋活跃,预计8月上旬(3-4日、8-10日)和8月中旬末(18-20日)可能会有台风影响广州。
虽然台风还未到
但未来几天的雷雨和暴雨
有望缓解高温
只希望不要高温+降雨
变成了下“开水”
未来几天广州天气预报
准备下雨啦
希望可以稍微清凉一下
解解这段时间的燥热!
回到家痛痛快快洗个澡
可谓超级无敌“爽”!
那么问题来了
在这种高温天气
多久洗一次澡比较合适呢?
身上的“泥丸”是怎么回事?
该不该搓掉?
今天我们顺便也来说说
洗澡的那些事儿
身上的“泥丸”该不该搓?
《射雕英雄传》里有个很搞笑的桥段,老顽童周伯通在身上搓了半天,拿出了3个灰灰的“泥丸”,骗3个被抓住的金国高手,说这是毒药,如果乖乖的听话,到时候会给解药。
周伯通从身上搓下来的是什么东东呢?其实,就是我们很多人搓澡都会搓出的泥。
很多人习惯搓澡一定要搓出泥,但在皮肤科医生眼里,使用搓澡巾可能会增加皮肤病风险。
搓下来的”泥“到底是什么?
我们从皮肤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皮肤最外层,是由7~10层死亡细胞组成的。这些死皮细胞就像一片片枯树叶一样,层叠在你皮肤上。然后,我们的皮肤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表皮底部的活细胞会源源不断的生长,慢慢演化成死亡细胞到达皮肤的最外面,这个过程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蛇蜕的皮一样。我们身上的死皮细胞是“泥”的主要成分,当然,还少不了另外2样东西,那就是皮肤毛孔分泌的油脂,以及你身上出的汗。你洗澡的间隔时间越长,死皮细胞和皮肤出油出汗的混合堆积物就越多,然后就能搓出更多的“泥”。搓澡其实就是去角质
搓澡的过程,就是一个给皮肤去角质的过程。
角质层在经历一个月左右的周期之后会自然脱落,然后会长出新的角质层,这样循环反复。
但是使劲的搓澡会让还没有到脱落时期的角质层人为的脱落。
实际上角质层和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能够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皮肤,起到防御作用,还起到了阻止皮肤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把这样的角质层强行搓掉后,皮肤就会产生新的角质层,这时候有种叫做细胞因子的物质就会诱发皮肤疾病。
近期,医院
皮肤科主任医师孙秋宁教授
在社交平台呼吁:
最好不要使用搓澡巾
尤其不建议用纤维材质的搓澡巾用力搓澡
为什么医生不建议用搓澡巾?
如果经常使用粗糙的搓澡巾搓澡,把皮肤搓红了,搓痛了,对皮肤屏障是一种机械性损伤,就很可能破坏这层保护膜,让皮肤变得敏感脆弱,除了容易干痒,还会增加皮肤病风险。
临床发现,有些成年人身上长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水瘊子本来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和儿童,经常使用搓澡巾搓澡,尤其是用力搓澡时,皮肤的角质层就会遭到破坏,降低对病毒的抵抗力,使皮肤病风险增加。
孙秋宁教授解释
为何不建议用搓澡巾
↓↓↓
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舒畅称,软疣病毒多通过轻微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摩擦搔抓,或软疣自身接种而传播。搓澡巾、沐浴海绵或毛巾上的污染物,也可能是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
除了传染性软疣,使用粗糙的搓澡巾搓澡,还会增加扁平疣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接种传播风险。
对于湿疹患者来说,搓澡还可能加重湿疹发作,不利于病情控制。
皮肤敏感的人搓澡可能引发皮炎,加重敏感。
其实,很多皮肤科医生都不建议使用搓澡巾。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徐宏俊,也不推荐用搓澡巾搓澡: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陈明亮则表示,只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如果一定要搓澡,不要天天搓,一周最多2次就好。用一条毛巾代替搓澡巾
如果洗完澡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建议勤洗澡,但不是“攒着洗,用力搓”。
很多人认为不搓泥的洗澡是没有灵魂的。如果你想搓泥又不想用搓澡巾怎么办?
孙秋宁教授建议:
可将沐浴露涂抹身体,停留3~5分钟后再用水冲掉,这时角质层已经软化,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洗就能把“泥儿”搓下来。
要避免粗糙的搓澡巾。
建议尽量用温和的化学性去角质产品。
洗澡次数因人因地而异
在豆瓣上曾有人发起了一个网络调查,夏天该多久洗一次澡,超过93%的网友表示1~2天会洗一次,也有约4%的网友会3~4天才洗一次。
很多人觉得夏天每天都得洗澡已经成了一种全国惯例,其实洗澡的合适频率和地域气候有一定关系。
在南方很多地方高温时都能达到30多度,空气比较潮湿,几乎可以拧出水,在外头呆上10分钟就会大汗淋漓。这种情况下每天一洗甚至一天两洗都不为过。
而在北方的夏天,尽管气温也很高,但空气却较为干燥,出汗不算太多,在这种情况下,2~3天洗一次澡很正常。
除了地域,老年人和婴幼儿的洗澡次数也有不同。
每天一洗对于中青年来说一般没什么问题,但对于以下的群体可能就不适用了。
对于老年人,由于代谢活动低下,皮肤干燥,洗澡频率不宜过勤,夏季建议每日或隔日洗一次。
洗澡时水温不宜过凉,以避免每年夏天因冲凉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悲剧发生。
对于婴幼儿,洗得太频繁,会破坏宝宝皮肤上的皮脂,导致宝宝皮肤干燥;洗得太少了,宝宝身上也会又痒又不舒服。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
1岁以内的小婴儿在会爬之前,以每周2次为宜,最多隔一天洗1次;当天气变热或宝宝活动量增加,可以适当增加洗澡频率。
搓澡虽然爽
但也要控制频率哦!
告诉青年君
你有搓澡的习惯吗
编辑纠结君来源丨广州青年(ID:gz_gqt)综合整理编辑,素材来源:南方日报(ID:NF_Daily)、南方+客户端、广东天气、深圳天气、广州天气、健康广东,转载请完整标注来源合作、投稿
tswzdb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