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我们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一旦病发将会产生极其瘙痒的感觉,而且湿疹面积还会扩散,所以当发现湿疹过后应该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控制住湿疹面积,下面一起来了解湿疹的相关知识。
据介绍,通常婴儿湿疹发病都是在孩子出生后的1到3个月,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病情轻重不一。湿疹患儿病灶一般在头面部,如额部、双颊、头顶部,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向颏、颈、肩、背、臀、四肢蔓延,最终可能在全身发作。婴儿湿疹初起时为散发或群集的小红丘疹或红斑,但是会逐渐增多,几天后可能还会出现小水疱,甚至会糜烂,继发感染。
婴儿湿疹病发常见五大原因
1.遗传过敏体质
遗传的过敏体质是婴幼儿发生湿疹的主要内在原因。
2.日常饮食成为过敏原
牛奶、鸡蛋、鱼虾、牛羊肉等食物中的异种蛋白成分,食品添加剂、防腐剂、保鲜剂,饮料等可作为过敏原而引起湿疹。
3.生活环境因素刺激
不光是食物,生活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气候变化、室内温度过高、衣着被褥过暖、过度湿热或寒冷、以及用肥皂热水洗浴过勤,也可刺激发病。
4.新生婴儿营养不周所致
有些婴儿,尤其在新生儿期,由于母体雌激素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以致新生儿皮脂增多,发生脂溢性湿疹。过度营养的肥胖儿,往往会因食欲旺盛、食量过大,而造成吐奶、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使病情加重。
5.其它常见原因
另外周围环境中的花粉、尘螨、动物皮毛或毛织品、甚至出牙、种痘及预防接种等都可引发或加重过敏症状。
湿疹让不少患儿备受折磨,父母也跟着心疼。那么有什么方式可以缓解湿疹的痒呢?
婴儿湿疹饮食
龟苓膏:
土茯苓10克,草龟1只(约克)。将草龟壳破碎,同土茯苓加水慢火反复熬煮成膏,每次30毫升,每日2次,可加白糖调味,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作用。
槐花清蒸鱼:
槐花15克、葱白7枚、紫皮蒜20克、鲫鱼或鲤鱼克,姜片、盐、料酒适量。将鱼体躯干斜切3~5刀,放入砂锅,加葱、姜、蒜、盐、料酒和适量清水,文火蒸20分钟。然后放入洗净的槐花,加味精、香油少许,即可食用。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作用。
三豆饮:
赤小豆、绿豆、黑豆各30克,甘草10克。将三豆、甘草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炖至豆烂熟后,饮汤食豆,每日1剂。有清热利湿作用。
生地土苓瘦肉汤:
生地30克,土茯苓60克,猪瘦肉克,调味品适量。将猪肉洗净、切丝。余药择净,布包,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肉丝,待沸后,调入葱花,姜末、料酒等,煮至肉熟,去药包,调味适量服食。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作用。
子鸡利湿汤:
小白雄鸡1只,蛇床子、车前子各10克。用布包药,加水适量,同放砂锅内煮至鸡肉烂熟后,去药包,调入食盐少许服食。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痒作用。
当归鳝鱼汤:
当归15克,黄鳝克,调味品适量。鳝鱼切丝与当归同放入放锅中,加葱、姜、料酒、食醋及清水适量,武火烧沸后,转文火炖1小时,调味服食。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作用。
凉拌薄荷:
薄荷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调味品适量。将薄荷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可疏风散热,祛风止痒作用。
鸡冠花煲蚌肉:
蚌肉克,鸡冠花30克,调味品适量。将鲜河蚌用水煮过,去壳取肉备用。鸡冠花加水适量,煎至1碗半,去渣留汁,加入蚌肉煮沸至熟,再加调味品即成。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作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