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表现。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1.急性湿疹
皮疹多形性,为红斑基础上针头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搔抓后出现糜烂、渗出,皮疹常融合成片,病变中心较重,逐渐向周围蔓延。当合并感染时可形成脓疱、脓液渗出或结脓痂,局部淋巴结可肿大。感染严重时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瘙痒剧烈。搔抓、热水烫洗可加重皮损。
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或适当处理后经较长时间发展而成。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鱗屑为主,可有轻度浸润。自觉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个别有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数月或更久,易复发。自觉有明显瘙痒,常呈阵发性。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口服复方青黛胶囊2g/次、甘草锌胶囊0.25g/次,以上每日3次;同时采用喷瓶涂抹患处。鱼金注射液2支+藿香正气水10ml+扑尔敏注射液20mg,每天5-6次,每天一瓶。口服长效抗过敏药物: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如有继发性皮肤感染可口服抗生素。以上治疗急性湿疹1-2周,慢性湿疹2-4周。(备注:接触性皮炎也可按此治疗方案。)(案例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