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小儿湿疹,即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又称为遗传过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多于婴幼儿时期发病,并迁延至儿童和成人期。湿疹主要以湿疹样皮疹,伴剧烈瘙痒,反复发作为临床特点,病患本人或家族中常有明显的“特应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主要是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
小儿湿疹症状
婴儿期(1个月~2岁)以头皮黄色脱屑为先兆,脸部和四肢的伸侧可出现急性红斑、广泛渗液和结痴。
儿童期(2~12岁)常见颈部、手部、肘窝、胭窝、小腿伸侧等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皮炎,伴皮肤干燥。
从西医角度出发,小儿湿疹治疗基本上激素类药物为首选。
外用药,一激素软膏,抗生素主要针对收敛止痒的表层症状。
内服药,抗组胺药主要有止痒、抗炎的作用,抗生素用于严重宝宝。
服用抗生素、消炎药的确可以止痒抗炎,但是无法真正解除病因,让湿疹不在复发。
再者,激素对宝宝影响极大,需要慎重使用。
中医看小儿湿疹
中医理论认为小儿湿疹病因主要是脾失健运、风湿郁热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当脾脏无法运化(消化)水谷时,从里面会产生痰湿。当痰湿存于肺里时,容易产生肺热,导致湿热交杂,湿热可以存在脾、胃、肺和大肠。症状浮于表面,产生过敏、湿疹、奶癣等各种皮肤疾病。
从而可以看出,虽然是表面的病症,但是病根则在消化系统内。
脾胃功能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均有关系,脾胃虚弱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小儿湿疹的表现虽在皮肤,根源则在中焦脾胃。
治疗当以健脾和胃为主,配合清热燥湿、消食化积、疏风理气等方法。
注意事项
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
避免搔抓,以免感染,湿疹十分痛痒,宝宝常会用手抓,抓挠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
不能用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因为肥皂和热水会将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还会刺激肌肤,可以在水中添加儿茶小儿浴剂,给宝宝擦洗身体。
如果怀疑是食物引起的,请医生提供营养丰富,不易引起湿疹的健康食谱,不要随意禁止孩子吃东西时间。时间不同,机体对同一种食物的反应也不同,擅自禁止宝宝吃多种食物,会导致宝宝营养不平衡。如果湿疹不十分严重,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就不要随意更改孩子的食谱。
减少洗澡时间和次数,每周最多洗3次澡,时间不超过5分钟。洗澡水温不要太高,以36-38℃温水沐浴为好,提倡每日沐浴一次,不要用碱性过强的浴液和香皂。
宝宝皮肤出现皮疹,医院请医生诊断、治疗,千万不要随意给宝宝抹药。
哪些因素会加重宝宝的湿疹?
治疗
治疗湿疹,以健脾为主,主要的治疗方法以中药疗法,食物疗法、艾灸祛湿等方法为首选。
在这里的在和大家介绍几个小偏方,在吃药治疗的同时缓解宝宝抓痒。
中药外洗治表法:艾叶苦参水洗澡或涂抹患处,起到祛湿止痒之功效。具方法是:艾叶10克、苦参10克,煎水取汁,如果局部湿疹则直接把汁涂抹患处,每隔3、4个小时涂抹一次。如果湿疹散布全身,可直接将药汁倒入浴盆中泡浴,某些严重的部位另用涂抹法。2.健脾养胃食疗法:每天一碗陈皮生姜玉米粥。可以起到理气温胃健脾之功效。生姜3--5克取末,新会陈皮3-5克在温水里泡软后剁末。玉米粥熬好后加入陈皮生姜末搅匀,稍微焖会即可食用。3.中医小儿推拿法:可以健脾益胃、理气祛湿。补脾经次,补胃经次,揉板门次,运内八卦次,清天河水次,清补大肠次,补肾经次,补肺经次,捏脊5遍。(可随症加减)小孩患有湿疹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对于小孩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了很多的适合小孩的治疗湿疹的有效方法,相信一定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当然,治疗固然重要,很好的预防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爸爸妈妈要多加留意小孩的健康情况。
小贴士
以上推荐均为辅佐治疗,并无法根治湿疹。有条件者,需要根据宝宝体质,饮食状况,生活环境等因素对症下药,进行改变。
如果说到圆满,非属猪者莫属,它的外表胖胖圆圆的,是传统所认为的财富、福气的象征。猪被认为是柔顺、踏实、真诚、执着的。属猪的人,强壮又温馨,通常也很富有,最喜欢奢侈。
年,“猪”年马上到了,在这里莲福堂中医中药推出,猪年备孕保胎安胎的套餐~
想要有一个“猪猪”宝宝的家长们看过来哦!
莲福堂中医中药
欢迎大家扫码预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