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类似左上叶支气管肿瘤的单纯疱疹病毒感

文章来源:湿疹样皮炎   发布时间:2021-8-10 13:15:21   点击数:
 

GeorgeCaldasDantas,HamiltonShoji,CristianeHoelz,MarceloBuarquedeGusm?oFunari,GilbertoSzarf

本期负责人:陈虹重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

翻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审校:医院呼吸科

短文

男性患者,76岁,因“发热、咳嗽、呼吸困难4天”就诊。2年前因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化疗,近1年接受ibrutinib及超免疫球蛋白治疗。胸部X线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完全不张可能(图1A,B)。CT扫描显示一团块样病灶阻塞左上叶支气管(图1C,D)。PET-CT显示病灶局部氟代葡萄糖摄取值异常增高(图2A),未见肿大或高代谢的淋巴结。支气管镜下可见息肉样病灶阻塞左上叶支气管(图2B)。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未查见肿瘤细胞,查见化生鳞状上皮和成熟鳞状上皮细胞,符合病毒感染表现。活检标本内可见支气管黏膜碎片、复层鳞状上皮和柱状呼吸道上皮排列形成乳头状结构,未见异型细胞。5天后,再次行经支气管镜活检,标本内可见广泛的气道黏膜增厚及碎片,上皮细胞内可见核内包涵体,符合单纯疱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感染表现(图2C)。组织标本行PCR分子学检测,发现1型和2型HSV。随后给予支气管镜下氩等离子热凝治疗,并口服阿昔洛韦6周。治疗后,复查胸部CT显示病灶消失,左上肺复张(图2D)。

肺部HSV感染非常罕见,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抑制宿主,但也有免疫功能正常宿主感染HSV发生气管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的报道[1-3]。

肺部HSV感染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确定,推测病毒进入下呼吸道的原因可能是误吸,或口咽部病毒复活后向下播散;经口气管插管也可能使病毒播散。之所以能形成肉眼可见的支气管内病变,可能与气道局部微创伤和/或以往的肺部感染而引起的鳞状上皮化生有关[3]。

对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的标本行细胞学检查,如发现核内包涵体,且通过病毒培养或定量核酸扩增技术(后者更常用)检测到HSV,可以确诊[2,3]。

尽管少见,但疱疹病毒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是可能的,甚至会形成肿瘤样病灶。建立准确的诊断,对病人后续治疗的开展与预后判断至关重要。

ThoraxJan,73(1)94-95;DOI:10./thoraxjnl--

转载请注明:http://www.safetylifeglove.com/lctx/13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