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国人最会吃,但不是每个中国人都有口福遍尝美味,因为有些人在吃过某种食物后,会出现肠胃或皮肤不适的现象,这并不是过敏而是食物不耐受。而对于吃货们来说,这种遗憾真的是太痛苦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食物不耐受不等于食物过敏。
一半中国人对牛奶不耐受
说到不耐受,最熟悉的就是牛奶了,有些人在饮用牛奶之后出现胃肠不适、腹泻等症状,这就是不耐受的典型情况。
数据表明,由于遗传基因与种族的关系,有50%左右的中国人身体里都缺乏一种叫乳糖酶的东西。乳糖酶的活性不够,就消耗不了牛奶中的乳糖,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甚至腹痛,对于牛奶的不良反应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乳糖不耐受。
除了牛奶,还有部分人吃了比较多的冷冻的海鲜后,身上会起痒痒的红疙瘩。另外,像辣椒、韭菜等自身含有刺激性的食物,会让人食用过后产生胃肠道的刺激症状,或者腹泻。但这种腹泻不是病菌导致的,只是刺激了胃肠道产生的耐受不良。
不耐受和食物过敏不是一回事
虽然症状上有一些相似,但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并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发病机制并不一样。食物不耐受与身体的免疫系统没关系,它只是身体出现的不良反应。
就拿海鲜来说,真正过敏的人哪怕只喝了一点汤,闻了一点味道,身体都会产生很大的反应。食物不耐受是吃新鲜的海鲜,并控制好量,大部分人是不会耐受不良的。之所以不耐受,往往是因为海鲜不新鲜了,蛋白分解产生了组胺、酪胺和一些血管活性胺,是它们让人吃后产生了痒的感觉。
另外从检测上来说,食物过敏者可以通过病史、皮肤测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由医生综合判断进行诊疗。
不耐受不等于完全不能吃
让身体耐受不良的食物这辈子真就碰不得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常常听有些人说“我不能吃这个”、“我过敏”,一方面是这种食物确实让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这主要是没掌握好吃法或量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来自医生与自我心理的误导。不是变态反应科专业的医生,可能会在诊断时将关联性不强的症状相对应,告诉患者禁食。而患者在食用时也会主观地认为自己吃不了,由心理导致身体上的不适。
对于食物不耐受来说,除非严重不适,其他只待症状消除即可,并不需要特别治疗;如果症状明显或严重,医院就诊。平时只要记住这个让你耐受不良的食物,下次不吃或少吃就行了。
(文章转自过敏在线)
医院变态反应科不仅能够完成对花粉症、哮喘、过敏性紫癜、湿疹样皮炎、荨麻疹等I-Ⅳ型变态反应常见病病因诊断,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同时具备变态反应疾病危急重症急救能力,多次抢救因药物、食物、接触物诱发的过敏性休克、哮喘持续状态、皮肤过敏重症等。变态反应科成立28年来,开展的各项诊疗技术带动了内蒙古西部地区花粉症免疫防治工作的普及开展,带动了内蒙古地区该专业科研工作的发展,研究成果为内蒙古地区有效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医疗质量的提高具有指导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