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医院皮肤科
过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是机体接触到某种抗原物质并且致敏后,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表现出的增高的敏感性或增强的反应性。这种反应是身体对一种或多种物质的不正常反应而导致机体的功能紊乱。
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约22%的人患有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可以累及人体的多个系统,导致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各类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休克等,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其中,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荨麻疹、药疹、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光敏感性皮炎等。
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荨麻疹虽然为常见病,但其发病机制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病程长,持续反复,伴明显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些慢性荨麻疹迁延难治,其实在荨麻疹的表象下还隐藏着其他系统疾病,是其他系统疾病的皮肤表现。因此,遇到慢性荨麻疹,尤其是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者,需要积极查找病因。近年来,我们在慢性难治性荨麻疹患者中,通过详细排查,先后发现并诊断了Schnitzlers综合征、原发性冷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肥大细胞增生症等疾病,使一些辗转多处就诊但一直没有得到明确诊断的患者最终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不再走弯路。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上,随着针对发病靶点的生物制剂的面世,我们已开始使用生物制剂治疗抗组胺药不能控制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年~年,作为组长单位,我们牵头并完成了一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目前我科为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荨麻疹研究中心”,并参编《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
药疹
药疹也称为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灌注、外用等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随着新药不断面试,用药人群增多及滥用药物等,药疹的发生率不断增多。药疹在临床上有很多种类型,其中的重型药疹可累及多个系统,甚至危及生命。年以来,在郑捷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对药疹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发现药疹特别是重型药疹的发生、发展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因此,在药疹治疗的过程中,当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的时候,不按传统方法盲目加大激素剂量,而积极筛查有无感染等其他因素导致病情反复,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等治疗;同时,结合我科皮肤护理团队的专科护理的优势和特色,使很多重型药疹的患者转危为安,显著降低了重型药疹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
其他过敏性皮肤病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特应性皮炎也称为“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素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多形性皮损并有渗出倾向,常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简单地说,湿疹是相对广泛的概念,而特应性皮炎是指有遗传过敏史的湿疹。湿疹病因复杂,很多患者并不能找到真正病因;而特应性皮炎与遗传过敏素质相关,因此这两个疾病大多迁延反复、不能根治,但可以通过合理的治疗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在诊治湿疹或特应性皮炎的患者时,我们首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并做相关的过敏原检查,尽量查找过敏原,并针对患者具体的病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在控制皮损方面,坚持“针对皮肤治疗”。在外用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炎的基础上加强皮肤屏障修复剂,同时结合紫外线光疗。此外,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了解的深入,我们应用针对性强、安全性高、疗效好的新型生物制剂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或湿疹。
瑞金皮肤科特色治疗
医院皮肤科于年开设了“过敏性皮肤病专病门诊”,由袁卫如副主任医师主诊。
“过敏性皮肤病专病门诊”开展的过敏原检测项目齐全,包括: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点刺试验、斑贴试验、光敏试验等。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