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皮肤痒,一抓红一片,甚至有水疱出现。
当心!一大波湿疹正在袭来。
湿疹是皮肤科很常见的疾病。统计显示,在我国,湿疹的患病率约为7%。湿疹奇痒难耐,抓破了容易引发皮肤感染。85%的湿疹患者好了之后会复发,反复遭受它的折磨。
那么,该如何对付湿疹?预防复发,该做哪些“功课”?秋季该如何护肤?针对这些疑问,医院藏医科主任拉加多杰医生为大家传授“战湿”秘诀。
皮炎湿疹这种皮肤病在生活中是经常见到的,常见症状为瘙痒、红斑、丘疹、水疱、脱屑、肥厚等多形性皮损,有渗出及融合倾向,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简单的分为内因和外因,二者之间难分主次,通常是互相联系,协同作用。、
外因
如化学制剂、
化妆品、
动物毒素、
鱼虾、
花粉、
尘埃、
日晒、
搔抓等。
如接触性皮炎,多由不当使用饰品、化妆品、接触宠物、油漆、建材等导致;
内因
包括
遗传因素、
精神因素、
机体的免疫因素、
代谢因素等。
如特应性皮炎患者,其亲人可能患有。神经性皮炎患者,精神紧张时疾病加重等。心理因素对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皮炎湿疹的发生还可能跟饮食、生活规律、环境等有一定关系。
皮炎湿疹是皮肤科外用药最讲究的病
皮损除原发,继发之外,还有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三种。
急性期:在红斑基础上有剧痒的丘疹和水疱,常伴渗出及糜烂;
亚急性期:水疱渗出减少,出现结痂及脱屑;
慢性期:主要以皮肤肥厚、苔藓样变为主,可以伴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
西药用于皮炎湿疹反复发作,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以内服抗组胺药物治疗为多,有些含有激素的药物还会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
中药效果慢,注重调理。
藏医讲究辩证治疗,藏医师会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包括症状的不同以及体质等的不同,来进行辩证治疗,这样就可以让患者从病因入手进行治疗,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对症治疗的效果,让患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疾病的困扰。在治疗的时候,藏药对患者的身体刺激很小,并且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能够很好的保护患者的体内的各个器官达到一个很好的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效果。
天然绿色藏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湿疹——藏药浴疗法!
在《四部医典·后续部》中说:四肢强直或挛急、跛跷、疖痈、炭疽、新旧疮疡炎肿、各种皮肤病妇女产后风、弓腰驼背关节变形、肌肤之间黄水充斥及各种隆病等均属藏药浴的治疗范围。
随着对藏药浴技术的临床广泛应用和科研的不断深入,藏药浴的治疗范围已拓展到藏医临床各科和保健强身的各个领域,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于:
①关节及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肩周炎、静脉曲张、软组织损伤后期等;
②骨、神经类疾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偏瘫症、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后遗症、骨折恢复期等;
③各种皮肤疾病:如银屑病、局限性硬皮病、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鱼鳞病、荨麻症、湿疹、真菌性皮肤病等;
藏药浴能明显改善人体肌肉脉络气血循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
藏药浴是以“五味甘露散”为基础,配以麝香、藏红花等名贵藏药,对症加减,在热和药的共同作用下,药物随毛孔直接进入人体,通过经络通达全身,祛除病邪,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的治疗方法。其既充分使用了东方医学所使用的传统药物及炮制技术,又有大量青藏高原独有的动植物、矿物等天然药物资源,使其组方和制剂具有不同于其他药物的独特疗效。其所选用的天然药物,有着极高的安全性和极低的抗药性,在防病治病方面表现出了突出的疗效。
所谓黄水病,原意不完全是指一般皮肤湿疹、疥疮、疔疖等病变的渗出物。它所说的黄水略相当于中医的湿及湿热。黄水为病在皮肤导致荨麻疹;在关节可引起关节炎;在内脏可引起内脏积黄水、内脏脓疡等。藏药浴治疗黄水病效果显著、无副作用。
治疗湿疹不含激素的有效藏药膏,青鹏软膏!
常见藏药青鹏软膏针对湿疹湿热浸淫、风邪引发、血虚风燥的病因病机,对症下药,组方严谨,配伍精细,专病专治,药效强劲;功善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养血润燥,经久验证,治愈无数湿疹患者,深得民众信赖。
哪些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导致皮炎湿疹加重?
1.过度搔抓:
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但是过度搔抓会加重皮肤病。所以,皮肤病患者在治疗同时,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尽可能避免搔抓。
2.热水烫洗:许多患者为图一时之通快用热水烫洗皮疹,虽然这样能解一时之痒,但过后会加剧瘙痒,尤其是急性湿疹等皮炎,热水烫洗能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过敏物质大量释放,导致渗出和糜烂加重,使病情恶化。
3.使用碱性洗涤剂:这些洗涤用品容易导致皮肤更加干燥,使皲裂、瘙痒加重。
4.饮食不节:食用各种刺激性食品,如吃辣椒、花椒、大蒜、肉桂、韭菜等,而诱发湿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或使其加重。
5.滥用药物:面部脂溢性皮炎长期外用激素,容易引发顽固难治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急性糜烂渗出性湿疹,滥用软膏类制剂,也可导致皮疹扩散,渗出加重。
虽然湿疹不传染,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格外注意,我们应积极的避免内外因素的改变或作用,从而经济有效的避免疾病的发生。从疾病的病因分析,我们应着重从两个方面避免疾病的发生,即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讲,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等。对于过敏体质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食用、接触易致过敏的食物、物质。
就外部因素而言,应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避免将易致敏的化学物质暴露于环境中等。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