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秋天,期盼着大雪纷飞,期待着春暖花开,可是你却无法估计冬天和湿疹哪个会先来,面对宝宝娇嫩的皮肤上,那一颗颗跳跃的“小红豆”,这绝对不是相思,更不是青春见证,那么对于湿疹---这个犹如牛皮癣样的困扰,该怎么面对呢?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叫湿疹?
婴儿湿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婴儿皮肤症状,几乎每个婴儿出生后的1-6个月都会发生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面颊部、额部、眉间和头部,其中以面颊部最为多见,湿疹常为对称性出现,湿疹又分为干燥型、脂溢型和渗出型三种,当宝宝出现湿疹时只要细心正确的护理都会很快愈合,所以妈妈们最重要的是找出宝宝出现湿疹的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1)婴儿湿疹: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2)儿童湿疹:是一种儿童过敏性皮肤病,儿童皮肤发育尚不健全,最外层表皮的角质层很薄,毛细血管网丰富,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丰富,故容易发生过敏湿疹反应。
(3)皲裂型湿疹与过敏有关,生活中接触清洁剂,肥皂,染料,油漆及日光等刺激物所致,在疾病过程中,精神创伤,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均可加重病情。
根据急性期皮损原发疹的多形性,易有渗出液,瘙痒剧烈,对称发作及慢性期的浸润,肥厚等特征诊断不难,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慢性湿疹需与神经性皮炎相鉴别,手足湿疹,汗疱疹易与手足癣相混淆,后者常单侧起病,进展缓慢。可有小疱和干燥脱屑,当蔓延至手,足背出现边缘清楚的损害时有很大诊断价值,真菌检查阳性时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应与急性湿疹鉴别。
2.神经性皮炎应与慢性湿疹鉴别。
3.脂溢性皮炎经过中可有湿疹样改变,但本病主要发生于头部,胸前,背部中央,腋窝,阴部等皮脂分泌较多的部位,常先自头部开始发病,向下蔓延,损害主要表现为黄红色或鲜红色斑,上覆有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湿疹日常保健1、保持良好情绪,了解病因及治疗方法,树立治疗信心,消除顾虑;平时还应该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听些轻音乐,这样可以转移注意力及缓解不良情绪。
2、饮食清淡,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增加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过敏食物及药物,以免加重病情。烟、酒、浓茶、咖啡等都不利于疾病康复。
3、衣着宜宽松,以减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纤及毛织品直接接触皮肤。
4、注意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劣质的护肤洗涤用品。
湿疹食疗保健(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汤:带皮冬瓜克,切块,煮汤食用。
(4)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
顺带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口水疹的基础常识
口水疹多是由于皮肤经常受潮湿或异物摩擦等刺激因素,有时可导致皮肤角质层受损。其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潮红、疼痛、轻度肿,好发部位是嘴角等嘴唇边缘。一般为婴幼儿多见病症。
除了上述关于湿疹方面相近的注意事项和保健方法以外,更多的是要做好产品的搭配和功效使用。
湿疹由于反复发作,所以在轻度的时候要做好控制症状和内部调理相结合的方法,而到急性或者比较严重时,可选择就医,待症状减轻时,可与修复时选用宝茜兰面部护理膏和其它产品来搭配护理。
PS:湿疹是一种皮肤问题,由于症状的轻重在母婴店里无法预计和诊断,故需要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另外也要如实相告消费者,理性对待化妆品而非药品带来的疗程周期,通常非药性化妆品的修复作用,都是通过植物成分的自身功效而产生的,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来完成,并且因人而异的效果也会出现时间和效果的差异,还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和对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