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什么是婴幼儿湿疹
婴幼儿湿疹的临床表现
引起婴幼儿湿疹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怎样治疗婴幼儿湿疹
怎样给湿疹宝宝洗澡和护肤
湿疹,有时又被称为特异性皮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问题,常常表现为皮肤干燥,脱皮,红疹,并有明显的痒感,有时还会伴有睡眠障碍,湿疹常反复出现,大部分的湿疹都可以通过使用皮肤保湿霜或乳液得到缓解,严重的湿疹可以使用一些外用的药物。
引起湿疹的原因
内因
年龄小,皮肤屏障功能发育尚不完善。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有特异性皮炎病史的宝宝发生湿疹的几率为79%,妈妈有特异性皮炎的宝宝患湿疹的风险高于爸爸患特异性皮炎的宝宝。
营养障碍
慢性感染
免疫失衡/免疫缺陷
内分泌疾病
外因
环境或食物中的过敏原和刺激原
环境温度或湿度的变化,如捂热和干燥
日晒
紧张和焦虑等情绪变化
湿疹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湿疹在婴儿期(0-2岁)主要分布在面颊部,额部和头皮,逐渐发展到躯干和四肢;
湿疹在儿童期(2-12岁)主要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也可出现在肘窝和腘窝等部位;
搔痒和干皮;
抓痕,红斑,水泡,渗出,皮肤脱屑,苔藓样变;
怎样有效治疗湿疹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治疗方法是“阶梯式”分级治疗,包括:
在基础治疗中,保湿润肤是治疗湿疹的基础,需要长期坚持,应选择无添加,低刺激的润肤霜或润肤乳,霜剂保湿效果更好,适用于北方的秋冬季,乳液保湿效果会逊于霜剂,但吸收性好,适用于春夏季,或者脖子,腋窝,大腿根这些皮肤薄嫩的地方;
尽可能避免生活中的一些诱发因素,如温度,湿度的剧烈改变;
尽可能避免生活环境的变化,如新搬家,购置新家具,新饲养的宠物,以及花草类植物等,环境中如果存在过敏原,宝宝吸入这些过敏原之后也会诱发皮肤的问题;
避免使用非纯棉的粗糙的衣服材质,以及一些非纯棉的床品,如真丝,蚕丝,羊绒,羊毛等;
汗液刺激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所以出汗多的宝宝应勤洗澡,洗掉汗液的同时,也可减少皮肤表面过敏原或细菌微生物等的刺激,但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露等;
关于是否需要回避饮食:妈妈除非能明确进食某种食物之后诱发了宝宝严重的湿疹,可以回避这种食物之外,面对其他情况,父母不应草木皆兵,严格大范围回避多种饮食,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妈妈,更不能因为看到宝宝轻微的湿疹就认为是食物过敏,而大面积长期的忌口,这样会影响母乳的质量,也会让宝宝出现营养失衡,反而会加重湿疹的程度,所以,是否需要回避饮食,需要回避哪些饮食,回避多久,需要经医生的判断再决定,要尊重客观事实,对过敏有正确的解读,避免过度的饮食回避;
皮肤遭遇细菌,真菌等感染时也会诱发湿疹的,遇到皮肤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类药膏治疗感染,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正常洗澡清洁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从而减少湿疹的发生率,但应注意洗澡后一定要加强保湿;
要注意缓解紧张,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
避免搔抓,打破瘙痒-搔抓-瘙痒加重的恶性循环;
不能滥用激素类药膏,也不能对激素类药膏过分恐惧,需遵医嘱使用。如医生建议宝宝使用激素类药膏,应选择中,弱效激素,弱效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中效激素如曲安奈德,糠酸莫米松等;尤其是皮肤薄嫩的部位更要避免使用强效激素;面部和颈部对激素的吸收性好,应短期使用,或逐步减量,对反复出现湿疹的部位,可采用“主动维持疗法”,即在原有的皮疹部位每周涂抹2次激素药膏,逐渐减量,可减少湿疹复发的几率。不遵医嘱的长期滥用激素容易导致皮肤萎缩,多毛,色素减退,继发或加重皮肤感染的问题;
2岁以上的宝宝也可选择钙调神经磷脂酶抑制剂治疗反复发作的湿疹,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他克莫司多用于中重度湿疹,吡美莫司多用于轻度湿疹,这类药物很少会导致皮肤萎缩的现象,而且还能增加皮肤的屏障功能,但需遵医嘱使用;
怎样给湿疹的宝宝洗澡和护肤?
给湿疹宝宝洗澡,洗澡水温应在32-37℃最佳,洗澡时间5分钟左右,最后2分钟可以加用润肤油或沐浴油,洗澡后用纯棉的软布蘸干或拍干,立即涂抹保湿霜,每天至少2次,要全身足量均匀涂抹,有报道发现,含有花生和燕麦的润肤霜可能会增加皮肤过敏的风险,不但不能缓解湿疹,反而还会加重宝宝湿疹,妈妈在给宝宝选择润肤霜的时候要注意甄别。
新生儿宝宝要尽早使用保湿霜,会预防湿疹的发生。
少洗澡还是勤洗澡
很多妈妈都认为给宝宝洗澡洗的越勤,宝宝的皮肤就越干燥,就越容易起湿疹,的确是这个道理,但是如果是活泼好动的宝宝,或者是在炎热的季节,宝宝出汗多,汗液很容易刺激皮肤出现湿疹,汗液多容易让皮肤沾染病原微生物,同样容易诱发湿疹,所以针对这部分宝宝还是应该勤洗澡,只要洗澡后及时保湿,日常做足皮肤的保湿工作就好。
END
小麦育儿园
儿科医生工作笔记
因为有你所以努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