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里有个很搞笑的桥段,老顽童周伯通在身上搓了半天,拿出了3个灰灰的“泥丸”,骗3个被抓住的金国高手,说这是毒药,如果乖乖的听话,到时候会给解药。
周伯通从身上搓下来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很多人搓澡都会搓出的泥。很多人习惯搓澡一定要搓出泥,但在皮肤科医生眼里,使用搓澡巾可能会增加皮肤病风险。搓下来的“泥”到底是什么?
我们从皮肤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皮肤最外层,是由7-10层死亡细胞组成的。这些死皮细胞就像一片片枯树叶一样,层叠在你皮肤上。然后,我们的皮肤有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表皮底部的活细胞会源源不断的生长,慢慢演化成死亡细胞到达皮肤的最外面,这个过程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蛇蜕的皮一样。我们身上的死皮细胞是“泥”的主要成分,当然,还少不了另外2样东西,那就是皮肤毛孔分泌的油脂,以及你身上出的汗。你洗澡的间隔时间越长,死皮细胞和皮肤出油出汗的混合堆积物就越多,然后就能搓出更多的“泥”。搓澡其实就是去角质
搓澡的过程,就是一个给皮肤去角质的过程。角质层在经历一个月左右的周期之后会自然脱落,然后会长出新的角质层,这样循环反复。但是使劲的搓澡会让还没有到脱落时期的角质层人为的脱落。实际上角质层和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能够防止有害物质进入皮肤,起到防御作用,还起到了阻止皮肤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把这样的角质层强行搓掉后,皮肤就会产生新的角质层,这时候有种叫做细胞因子的物质就会诱发皮肤疾病。为什么医生不建议用搓澡巾?
如果经常使用粗糙的搓澡巾搓澡,把皮肤搓红了,搓痛了,对皮肤屏障是一种机械性损伤,就很可能破坏这层保护膜,让皮肤变得敏感脆弱,除了容易干痒,还会增加皮肤病风险。临床发现,有些成年人身上长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瘊子”,水瘊子本来常见于免疫力较低的婴幼儿和儿童,经常使用搓澡巾搓澡,尤其是用力搓澡时,皮肤的角质层就会遭到破坏,降低对病毒的抵抗力,使皮肤病风险增加。专家称,软疣病毒多通过轻微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摩擦搔抓,或软疣自身接种而传播。搓澡巾、沐浴海绵或毛巾上的污染物,也可能是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
除了传染性软疣,使用粗糙的搓澡巾搓澡,还会增加扁平疣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接种传播风险。对于湿疹患者来说,搓澡还可能加重湿疹发作,不利于病情控制。皮肤敏感的人搓澡可能引发皮炎,加重敏感。专家表示,只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如果一定要搓澡,不要天天搓,一周最多2次就好。用一条毛巾代替搓澡
如果洗完澡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建议勤洗澡,但不是“攒着洗,用力搓”。很多人认为不搓泥的洗澡是没有灵魂的。如果你想搓泥又不想用搓澡巾怎么办?专家建议:可将沐浴露涂抹身体,停留3~5分钟后再用水冲掉,这时角质层已经软化,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洗就能把“泥儿”搓下来。要避免粗糙的搓澡巾。建议尽量用温和的化学性去角质产品。END
◆来源:生命时报、武汉晚报
◆编辑:李妮◆责编:晏慧敏◆审发:黄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