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场珠宝展览会上,12只非洲帝王蝎成为了焦点。它们并非高科技,却以其独特的方式守护着展柜中的贵重珠宝。非洲帝王蝎,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蝎子,以其毒性和威猛著称。然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另一种蝎子——药用全蝎。
全蝎,又称蝎子,是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全体。它属于蛛形纲,外形酷似琵琶,身披硬皮。在古代,《说文解字》中,“万”字的本义即为蝎子,甲骨文中的字形便是一只带钳子和毒刺的蝎子。尽管如今“万”已被借作数量词,但为了区分,人们在“万”字旁加上“虫”字,形成了“虿”。
全蝎不仅外形独特,其药用价值亦不容忽视。它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以及高达30%的蛋白质。这使得蝎子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在餐饮业内,有“南有蛇宴,北有蝎宴”之说,尽管蝎子因其毒性而名声在外,但它的药用价值却让许多人愿意尝试。
全蝎味辛、咸,性平且有毒,入肝经。它能祛风通络,止痛疗伤,是治疗风湿痹痛等症的良药。当全蝎研成粉末,与蜈蚣等药材合用时,其走窜之力更胜一筹,能够迅速搜剔络中瘀浊,使血不凝着,气可宣通,脉络畅通,从而达到祛邪不伤正的效果。目前,以全蝎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已有近百种,如“再造丸”、“大活络丸”、“七珍丹”和“救心丸”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手术往往难以根治。或许,我们可以从蝎子身上找到答案。中医认为,脉是血液的通道,如果脉涩则会导致心痛。当瘀血和痰浊阻碍心脉时,就会导致心脉不通,从而引发疼痛。而蝎毒素具有熄风镇痉、通络止痛的神奇功效,因此蝎子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治疗。药用蝎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蝎子品种。据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已有余种蝎子被发现,其中50余种具有医学研究价值。我国也有近30种蝎子,其中山东沂蒙山区的“沂蒙全蝎”较为有名。沂源县钳蝎因其产量高、质量好而闻名,经中国科学院检验其毒力居全国之首。
野生蝎子的捕捉季节通常在仲春至初秋,其中清明至谷雨前后的“春蝎”品质最佳,而夏季的“伏蝎”因已食泥土,品质稍次。人工养蝎的方法是保留壮年孕蝎及优质的种蝎,其余作为商品蝎进行捕收和加工。
在加工方面,“咸全蝎”和“淡全蝎”是两种常见的处理方法。“咸全蝎”需先用盐水煮沸,再用手挤压后腹部使其挺直竖起;“淡全蝎”则只需用清水煮沸后晒干即可。优质的药用商品全蝎应具备虫体干燥、颜色沉稳等特点,否则若不及时采收和加工,其内脏可能会腐烂变质。第二,虫体必须保持完整,无缺肢断尾现象。市场上常见的冷冻蝎,通常是淘汰的活蝎或刚死不久、未腐败变质的蝎子,经过冻库保鲜处理,这样能更好地保持其完整性。
第三,虫体应清洁无瑕,不得含有盐粒、明矾和泥沙等杂质。在选购干蝎时,除了注意盐水和清水的处理,还要仔细查看干湿度、成色以及是否有肚等细节。
第四,虫体大小必须严格分离,不得混杂。药用全蝎有明确的等级划分,缺肢断尾或体型较小的蝎子必须与完整的、体型较大的优质蝎子分开包装,以确保药效和品质。
此外,斑蝥、红娘子、全蝎等虫类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用功效,常被用于治疗疑难杂症或恶性肿瘤等疾病。然而,这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荨麻疹、湿疹样皮炎等,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谨慎,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同时,久病体虚、气郁体质、特禀体质或瘀血体质的人群应慎重食用蝎子,并避免与牛奶同时服用。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