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什么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
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
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湿疹的病因
1
传染因素
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其依据主要包括某些湿疹患者的皮损微生物检出率较高、皮肤微生物对某些湿疹有致病作用、抗微生物治疗对某些湿疹皮炎有效三方面。
2
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是某些湿疹,尤其湿疹型药疹的最主要的原因。
3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是引起湿疹的一个原因。当孩子的父母曾经也换过湿疹的话,则孩子患湿疹的几率要比其他孩子高。
4
饮食因素
人类的食物品种极多,一般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香精、合成染料等。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变态反应,从而导致湿疹的产生。
5
环境因素
很多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包括群体环境与个人环境,人类的群体环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围的空气、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积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积的空气传播致敏菌源等。
个体小环境是指个体的生活环境,由于人们的生活约2/3的时间在室内,因此,个体小环境对湿疹的影响更加密切。
6
湿气太重
中医认为,湿疹病是因内湿和外湿两邪合而之为患;临床表现有水疱、渗出等湿的特点;病程即像湿一样重浊粘腻,缠绵难愈。故湿疹与湿气有着密切关系。
湿疹的传统治疗与特色治疗
湿疹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传统治疗一般采用抗组织胺、激素类、抗生素类药物,虽能立竿见影,缓解症状,但不能彻底治愈,经常反复,患者苦不堪言,人们常说湿疹难治,即是如此。
中医称湿疹为“湿毒疮”或“湿气疮”。所谓“毒”是指令身体产生排斥及敏感反应的热毒,可由食物、药物或日常用品引致;“湿”是指身体机能受湿阻以致呆滞。治疗应内服和外用药兼用。
对此,我科采取个性化治疗措施,辩证分型、针对治疗。根据不同类型的湿疹(风热型、湿热型、脾湿型、风盛血燥型),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外用药涂抹,针对不同类型的湿疹病人进行辩证施治、分型治疗,双向攻击,直达病灶,清血毒、排脏毒。治愈的同时可帮助患者加强病灶营养,有效调节机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可彻底改变过敏体质,保持机体自然生理机能动态平衡。避免长时间口服西药及外用激素所导致的毒副作用,从而解决长期存在的复发难题。
患湿疹病人可常食用有祛湿或清热祛湿的食品,如苡米冬瓜汤、青瓜、丝瓜汤等辅助治疗。
湿疹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1、饮食:是湿疹需要注意的重点,许多含有刺激的食物,都会造成湿疹病情的加重或者复发,例如含酒、辣椒、咖啡这些食物是需要患者尽量不要接触。而蟹,虾等海鲜,这些属于发物,也需要尽量少食用。饮食方面的注意可以预防湿疹病情的加重。
2、洗澡:湿疹患者洗澡的次数不要太多,洗澡的时间也不要太长。这是因为,洗澡次数过多,容易造成皮肤表面保护油脂的流失,皮肤失去保护,使得皮肤更加脆弱。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用太热的洗澡,洗澡时也不要使用带有刺激肥皂,特别是碱性强的肥皂,这样会加重湿疹的症状。
3、不能抓挠:湿疹往往会伴有强烈的瘙痒感,患者往往无法忍受湿疹的瘙痒,用手去抓痒,这样会造成湿疹病情的加重,并且由于手上往往会带有细菌,这样还有可能造成皮肤的感染,引发其他疾病。
张杨贵皮肤科温馨提醒:
湿疹作为常见的过敏性皮肤性疾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部分朋友认为它可以自己好起来。但湿疹不治疗的话很容易发展成慢性,一方面皮肤瘙痒难耐,导致烦躁不安,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另一方面会造成皮肤红斑聚集,小丘疹、水疱等损害。
所以,对于湿疹应引起足够重视,做到“三早”——趁早发现、趁早诊断、趁早治疗。应及时到正规的皮肤科就诊。
一店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