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都不是,这是湿疹的一种。这个情况的常见叫法为汗疱疹。以前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所致,现多认为一种非特异性皮肤湿疹样反应。
汗疱疹还有许多其它名称:急性掌跖湿疹、汗疱性手湿疹、出汗不良性手湿疹、急性复发性水疱性手部皮炎。这些名称都是描述性的诊断名词,本质上都一样,不同的医生诊断时会使用不同的名称。
汗疱疹一般始于春末夏初,夏季加重,入冬即可自愈,常与手足多汗并存,每年定期反复发作。好发于手掌、指端、手指侧面,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发生。
汗疱疹通常是米粒大小,半球形,略高出皮面,无炎症反应,分散或群集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少见于手背、足底,常对称分布。
那么宝宝如果长了汗疱疹应该怎么应对呢?从以下两句话开始着手: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以及“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这句话翻译出来的意思就是:凡是由湿邪引起的水湿停滞、浮肿胀满之证,都与脾脏有关。脾在五行中属土,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有“仓廪之官”、“后天之本”之称。
湿气通于脾,故曰“脾主湿”,湿邪为病,其病机主要责之于脾,脾虚则生湿,湿盛则伤脾,所以脾虚与湿盛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
举个例子:你每天大鱼大肉,喜食油腻,喝酒抽烟,时间长了,你的体内就会生成湿邪,阻碍脾的正常运化,久而久之就生成了痰液,形成了痰湿。而湿疹也是一样的,因为脾出了问题,所以导致体内的津液异常,从而产生了湿疹。
治疗
所以从脾的角度来说,想要医治汗疱疹,重点就是健脾除湿。
这边给大家推荐一个方子。除湿丸,出自《嵩崖尊生》卷九。多用于清热凉血,除湿利水,祛风止痒。
其组成为枳实5钱,白术5钱,茯苓5钱,神曲5钱,红花1钱5分,莱菔2钱5分。(具体剂量需根据宝宝情况进行调整)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再来看第二句,“诸痛痒疮”所指不应单纯理解为具有疼痛、瘙痒等外科疾病,这句话里的“痛、痒、疮”是并列关系,即同时具有这三种症状。来看看这个汗疱疹,是不是奇痒无比,但如果抓破了,又特别痛,这就是“痛痒疮”。
这个大家了解了之后,可以来理解一下机理。疼痛和瘙痒的发生机理可以用心主血脉和心藏神来阐释,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心和脉直接相连。心气充足,血脉通畅是心功能正常的表现。而疼痛和痒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心气不足,推动无力,血行迟滞,脉络被阻所致的“不通”和各种原因导致的血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营血则不能布达全身,肢体脏腑失养所致的“不荣”两方面原因。
治疗
总的来说就是“去心火”。后世医家以刘完素为代表,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将此经文改为“诸痛痒疮皆属心火”。高士宗更在《素问直解?卷八》中将其改为“诸痛痒疮,皆属于火”。
确实这个说法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也不可否认是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吃一些“苦”的食物,绿豆汤、莲子汤那些也可以喝一喝。
其实大部分的汗疱疹都是与湿热有关。根据临床观察,情绪问题、某些食物、天气闷热也是诱发汗疱疹的原因。不过好在汗疱疹没有传染性,所以家长们不用太担心。
有的家长可能觉得买中成药比较麻烦、买不到,这里给家长们推荐一个药膳。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水分、改善胃肠功能、提升免疫力。
排骨四神汤
材料/排骨克薏苡仁、莲子、芡实各75克、茯苓2-3片、干山药10片、盐1小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薏苡仁洗净、泡水6—8小时,捞出沥干水分;莲子、芡实、茯苓及干山药均洗净,沥干水分备用。
2、排骨洗净,放入滚水中烫去血水,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3、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倒入约毫升水以大火煮滚,改小火煮至熟烂,加入盐和米酒调匀,继续煮2—3分钟即可。
END往期回顾
初入夏季早晚温差大,如何预防感冒?如何“吃”出健康脾胃!入夏后吃这些红色食物居然有这种功效?远离痰湿,点击查看!关于我们
湘曦源母婴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于年成立之初以传承湘西流派小儿推拿和传播中医外治法为目标是全国小儿推拿连锁加盟品牌公司目前有湘曦源母婴培训商学院和向淑媛小儿推拿中医生活馆两个品牌目前拥有加盟店多家同时是集母婴服务和培训为一体的专业机构每年培训学员上千名并成功帮助她们创业是小儿推拿师催乳师、产后恢复师专业母婴孵化基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