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屏障修复赛道的新机会点,分享防晒/头皮护理/植物提取的最新研究动向。
来源聚美丽
作者
尾瓷
5月11日,由聚美丽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化妆品科研趋势大会在“聚美丽学院”“聚美丽视频号”直播间圆满落幕。
大会首日(5月10日),18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行业专家带来了9场演讲和2场对话。(详细报道可见《第三届中国化妆品科研趋势大会,首日精华内容!》)据聚美丽视频号当日观看数据显示,首日直播的观众人数达到2.5w+,最高在线人数超过!
次日,大会精彩继续,来自本土知名化妆品企业、国际原料公司、医院、化妆品国际交流协会等多方的14位嘉宾,从不同的视角带来内容分享与交流,共包括12场演讲和2场主题对话。
上午场以“屏障修复”为主题,会议内容从功效评价标准、护肤方案升级、产品开发思路等主要方向展开,切入重组胶原蛋白、微生态护肤、以油养肤等细分领域。下午场则围绕美白防晒、头皮护理和植物提取三个热门议题,聚焦行业的最新研发趋势,洞察先机。
屏障修复赛道,还有什么创新机会点?
首先,巨子生物首席技术官段志广作为开场嘉宾,带来《领跑重组胶原蛋白新方向》主题演讲。
据他介绍,胶原蛋白是一种功能性蛋白,在人体内起到维持皮肤和组织器官形态、结构,修复组织损伤的作用。其中,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对保持皮肤紧致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巨子生物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包括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技术)得到的重组胶原蛋白,相较于动物源胶原蛋白,具有组分单一、过程可控、生产周期短、产物可控的优势,在功效护肤品、医疗器械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他介绍了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过程,生产重组胶原蛋白的常见细胞工厂有毕赤酵母、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他以大肠杆菌为例,介绍了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过程。首先将体外设计的胶原蛋白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载体,再经过高密度发酵,使大肠杆菌成为重组胶原蛋白的“工厂”。细胞工厂能够提高重组胶原蛋白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巨子生物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过程通过不同的微生物体系,巨子生物研发了三大类重组胶原蛋白,包括全长序列重组胶原蛋白、功能强化型重组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功效片段,分别可用于改善红血丝、淡化皱纹、皮肤屏障修复、术后护理等;并通过细胞划痕试验和RT-PCR方法测定细胞分化标志物试验等,验证了重组胶原蛋白可以促进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分化,修复皮肤屏障。
舒缓、保湿是屏障修复类化妆品常用的功效宣称。昆明医院医院执行院长何黎教授,从临床医学的专业视角带来《舒缓保湿类化妆品标准制定的解读》。
何教授首先解读了“什么是舒缓修复类化妆品?”。她指出,舒缓修复类化妆品应当含有具有修复皮肤屏障、抑制炎症、保湿等作用的成分,能够减轻皮肤敏感症状。
而当下,敏感性皮肤在亚洲的发病率高,市场上许多的敏感性皮肤针对性产品缺乏评价标准,《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又对宣称舒缓修复类产品提出功效评价的要求。
因此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组织专家编写和发布了舒缓修复类功效性护肤品(化妆品)产品质量、安全性/功效性评价及临床评价三个标准。
△直播截图在标准介绍开始前,何教授还分享了她与团队通过研究发现敏感性皮肤靶点的过程。
何教授团队通过现代基因检测技术,对敏感性皮肤进行高通量测序,以及电镜观察、荧光观察、渗透试验,发现位于颗粒层、棘层的紧密连接蛋白Cldn-5的结构稳定对于皮肤屏障功能有重要作用。对于皮肤屏障受损的修复、抑制炎症反应是改善敏感性皮肤的靶点。
△直播截图对标准的介绍,何教授主要分享了产品质量评价标准、安全性/功效性评价标准、临床评价标准三个板块的内容。产品质量评价标准主要涉及原料的选择,卫生指标,感官、理化指标等检测。
安全性试验包括体外重建人表皮模型刺激试验、皮肤腐蚀性经皮电阻试验、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等5个试验。
功效性评价包括细胞修复能力评价、抗炎评价、屏障修复评价和保湿评价四项,主要通过细胞迁移试验、小鼠耳肿胀抗炎试验、体外重建3D表皮屏障功效试验来进行产品评价。
在临床评价标准这一板块中,何教授还提到申请临床试验需要提供的资料、在临床评估中可以选择的研究方法、开展临床实验的流程、研究者评估、受试者评估等。
而后,何黎教授与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博士针对《敏感皮肤的机理和配方设计》这一主题,展开了对话交流。
这场开放性的对话中,何教授和梅博士谈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出于什么样的考虑研究和皮肤屏障相关的靶点?
何教授:作为皮肤科医生首先是发现了在临床中存在皮肤受到外用制剂、冷热刺激等易出现灼热、发红、刺痛、瘙痒,甚至干燥、脱屑等敏感性皮肤的表现,同时TWEL值升高,提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角质形成细胞的三个蛋白是否表达异常;角蛋白1、7、14是否表达异常;细胞神经酰胺、胆固醇等的比例是否异常。
再通过高通量测序,在基因层面检测敏感性皮肤和正常皮肤的差异,发现颗粒层紧密连接蛋白的变化之后,进一步去验证,是否是因为这类蛋白的表达异常,导致了皮肤敏感。最终,发现mRNA的蛋白cldn-5是皮肤敏感的靶点。
2、产品在做功效验证的时候,多中心双盲测试临床的价值和意义?
何教授:通过多中心的临床观察来对产品进行客观检测,首先样本量扩大、减少误差,数据更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还能够提高产品在有效性、安全性上的说服力。
3、对于皮肤屏障修复这个功效,什么样的促渗剂会利于护肤品中的活性成分被更好吸收?
梅博士:从成分上来看,小分子亲脂类的成分不需要促渗剂,植物类的黄酮这样比较难渗透的成分可以选择温和的促渗剂,但不建议使用氮酮类。另外还可以选择脂质体运输体系。
4、护肤品的核心作用靶点向还是在表皮,除了表皮屏障的修复,还有对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是否还存在一些其他的考虑?
何教授:修复皮肤屏障不仅要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