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供稿: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婴幼儿湿疹非常多见,中医上称“奶癣”。它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多发生在乳儿时期,一般出生后1-2个月发病,至2岁左右自动缓解。皮疹好发部位是前额、头皮、脸部、腮窝、肘窝以及颈、腕等处,有时遍及全身。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伴剧烈瘙痒,常反复发作,由于痒感剧烈,患儿常烦躁啼哭,影响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
现在研究表明,婴幼儿湿疹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等,其子女患湿疹机率较高;
二、饮食因素:以往人们认为母乳喂养儿发生食物过敏的机会少,但临床上却可常见到单纯母乳喂养儿出现如湿疹、过敏性腹泻、腹部绞痛现象;
三、其他相关因素:环境因素也可引起婴幼儿湿疹,如温度突变、空气湿度、空气中的花粉以及身边的宠物和过于碱性的洗涤剂。
如何治疗一、饮食治疗:控制饮食,避免过敏源,如对普通配方奶过敏,可使用抗过敏配方奶;暂停喂食鱼、虾、鸡蛋等。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注意避免大量食用海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要给予患儿易消化的食物,定时定量,保持大便通畅,可以减少湿疹的渗出。
二、药物治疗:婴幼儿用药以安全,有效,经济为原则。对于婴幼儿急性湿疹伴有剧烈瘙痒且患儿烦躁不安的,应选用适当的药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和防止皮肤糜烂、渗出。如抗组胺类药物及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外用含激素的膏霜剂等传统治疗方法效果尚可,但复发率高。长期应用激素副作用较大,应引起注意。若激发局部或淋巴结感染、白细胞升高或体温升高等的患儿,应使用抗生素。
三、除此之外,还有中医上清热利湿以及远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炎症消退、加速组织修复等治疗。
由于新生儿湿疹易复发,所以重在预防。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一是首先要树立信心,特别是患儿的双亲,坚持正确的治疗方法,一定能大大减轻症状或治愈;
二是避免局部刺激,不用热水烫、肥皂洗,不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同时小儿穿的衣服、尿布等要柔软,以棉织品为佳,而洗涤时要把肥皂、洗涤剂冲洗干净;
三是吃东西要适当限制,尤其海鲜如鱼虾蟹等以及牛奶、菠菜、毛笋、香菇等要谨慎食用,但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心中有数,可引发瘙痒或皮损加剧的食物均应不吃;
四是如与室内灰尘、螨虫、花粉等有关,也应避免吸入。在皮损未愈时,应避免感冒及各种预防接种,以免加重病情。
赞赏